《中药学专业知识一》150 个高频考点
麦麸:( 和中益脾、缓和药物的燥性、矫臭矫味)河砂:( 便于粉碎、降低毒性、矫臭矫味)
稻米:( 补中益气、健脾和胃; 降低刺激性和毒性)
土:( 增强温中、止呕、止泻的疗效; 降低药物的刺激性)
滑石粉:( 利尿、清热、解暑; 使药物受热均匀)
蛤粉:( 清热利湿、化痰软坚; 去除腥味)
经过酒炙或者醋炙之后溶解度增加,提高了溶出率,疗效增强的成分:( 生物碱)
炮制后能“ 杀酶保苷” 的药物:( 黄芩、槐花、天麻、芥子、牛蒡子、苦杏仁)
含鞣质的中药在空气中易被氧化, 如:( 槟榔、白芍切片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泛红)
一些含有毒性蛋白质的药物可通过加热炮制降低毒性, 如( 苍耳子、巴豆、白扁豆)
石膏配知母属于:( 相须)
茯苓配黄芪属于:( 相使)
人参配莱菔子属于:( 相恶)
广藿香含叶量不得少于:( 20%)
需检查色度:( 白术)
易水解的药物:( 酯类、酰胺类、苷类药物)
易氧化的药物:( 具有酚羟基或潜在酚羟基的有效成分; 含有不饱和碳链的油脂、挥发油等)
炒山楂:( 善于消食化积)
焦山楂:( 长于消食止泻)
山楂炭:( 能止血、止泻)
炒炭法:( 大蓟、干姜、蒲黄、荆芥)
麸炒法:( 枳壳、枳实、山药、白术、苍术、僵蚕等)
麸炒枳壳:( 可缓和峻烈之性, 偏于理气健胃消食, 适宜于年老体弱而气滞者)
米炒法:( 斑蝥、党参、红娘子)
土炒法:( 白术、山药)
砂炒法:( 马钱子、骨碎补、鸡内金、鳖甲)
滑石粉炒法:( 水蛭)
蛤粉炒法:( 阿胶)
酒炙法:( 大黄、黄连、黄柏、当归、丹参、川芎、乌梢蛇、蕲蛇等)
酒大黄:( 泻下作用稍缓, 减轻腹痛, 增强清上焦湿热之力)
熟大黄:( 泻下作用缓和, 减轻腹痛, 增强活血祛瘀的作用)
醋大黄:( 泻下作用稍缓, 主消积化瘀)
清宁片:( 泻下作用缓和, 缓泻而不伤气, 逐瘀而不败正)
大黄炮制后泻下作用减弱的原理:( 结合型蒽醌类成分减少, 番泻苷已不存在)
芒硝的炮制辅料:( 萝卜), 作用:( 提高药物纯净度, 缓和咸寒之性, 增强润燥软坚, 消导, 下气通便的功效)
水飞法:( 朱砂、雄黄)
干馏法:( 蛋黄油、竹沥油、黑豆馏油)
竹沥:( 清热豁痰、镇惊利窍,对痰热咳嗽最具卓效,为痰家之圣剂)
秦皮的指标成分:( 七叶内酯( 秦皮乙素)、七叶苷( 秦皮甲素))
前胡的指标成分:( 白花前胡甲素、白花前胡乙素)
肿节风的指标成分:( 异嗪皮啶、迷迭香酸)
补骨脂的指标成分:( 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
含木脂素:( 五味子、厚朴、连翘、细辛)
五味子主要含有:( 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指标成分:( 五味子醇甲)
厚朴的指标成分:( 厚朴酚、和厚朴酚)
连翘主要含有:( 双环氧木脂素及木脂内酯),指标成分:( 挥发油、连翘苷、连翘酯苷 A)
细辛的指标成分:( 细辛脂素)
细辛的药理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
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强弱:( 7,4′-二 OH> 7-或 4′-0H>一般酚羟基> 5-OH)
黄酮的显色反应:( 盐酸-镁粉反应)
二氢黄酮的显色反应:( 四氢硼钠( 钾) 反应)
邻二酚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 氯化锶( SrCl2) 反应) 53.3-或 5-羟基黄酮的显色反应:( 锆盐显色反应)
含黄酮类:( 黄芩、槐花、银杏叶、陈皮、葛根、满山红)
黄芩的指标成分:( 黄芩苷)
葛根的指标成分:( 葛根素)
葛根的药理作用:( 解热;降血糖、降血脂;抗心肌缺血、抗脑缺血)
银杏叶的指标成分:( 总黄酮醇苷、萜类内酯)
槐花的指标成分:( 总黄酮、芦丁)
陈皮的指标成分:( 橙皮苷)
满山红的指标成分:( 杜鹃素)
满山红药理作用:( 祛痰, 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麝香的指标成分:( 麝香酮( L-3-甲基十五环酮))
麝香酮:( 对冠心病有与硝酸甘油同样的疗效)
桑寄生:( 茎枝外表皮红褐色或灰褐色, 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皮部红棕色)
大血藤:( 切面皮部红棕色, 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 木部黄白色, 有多数导管孔, 射线呈放射状排列)
苏木:( 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 具刀削痕, 有的可见带亮星的髓部;投入热水, 水染成红色, 加酸变成黄色, 再加碱液, 仍变成红色)
鸡血藤:( 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 韧皮部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环或偏心性半圆环, 髓部偏向一侧)
沉香:( 药材呈盔帽状, 表面有刀削痕, 偶有孔洞, 表面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孔洞及凹窝, 多呈朽木状)
通草:( 断面平坦,显银白色光泽,髓部中空或有半透明圆形的薄膜)
石斛:( 呈扁圆柱形或圆柱形的段, 表面金黄色、绿黄色或棕黄色,有深纵沟或纵棱)
桑白皮:( 外表面白色或淡黄白色, 有的残留橙黄色或棕黄色鳞片状粗皮, 易纵向撕裂, 撕裂时有粉尘飞扬)
牡丹皮:( 栓皮脱落处粉红色, 内表面有时可见发亮的结晶, 切面淡粉红色。断面较平坦, 粉性)
厚朴:( 饮片呈弯曲的丝条状或单、双卷筒状, 内表面紫棕或深紫褐色, 划之显油痕, 内表面有的可见小亮星)
肉桂:( 药材呈槽状或卷筒状, 外表面有的可见灰白色的斑纹, 内表面划之显油痕,断面内层红棕色而油润,两层中间有 1 条黄棕色的线纹)
杜仲:( 断面有细密、银白色、富弹性的橡胶丝相连)
合欢皮:( 外表面密生明显的椭圆形横向皮孔, 表面常附有地衣斑,味稍刺舌, 而后喉头有不适感)
黄柏:( 切面纤维性,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味极苦,嚼之有黏性),显微可见:( 纤维鲜黄色, 与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石细胞鲜黄色,呈分枝状)
白鲜皮:( 断面剥去外层, 迎光可见闪烁的小亮点, 折断时有粉尘飞扬, 具羊膻气)
香加皮:( 栓皮松软呈鳞片状, 有特异香气)
地骨皮:( 呈筒状或槽状,外表面有不规则纵裂纹,易成鳞片状剥落,断面不平坦, 外层黄棕色, 内层灰白色)
侧柏叶:( 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深绿色或黄绿色)
淫羊藿:( 为三出复叶, 叶片边缘具黄色刺毛状细锯齿, 上表面黄绿色, 下表面灰绿色, 网脉明显)
大青叶:( 叶片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呈翼状, 叶片上表面有的可见色较深突起的小点)
蓼大青叶:( 叶片蓝绿或蓝黑色, 叶柄扁平, 偶带膜质托叶鞘)
枇杷叶:( 叶片下表面密被黄色绒毛, 革质而脆)
罗布麻叶:( 先端具有小芒尖)
紫苏叶:( 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 下表面紫色, 疏生灰白色毛, 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
艾叶:( 叶片羽状深裂, 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 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的绒毛), 显微可见:( 2 种非腺毛、表面观鞋底形的腺毛)
辛夷:( 呈长卵形, 似毛笔头, 苞片外表面密被灰白或灰绿色有光泽的长茸毛)
丁香:( 略呈研棒状, 萼筒上部有 4 枚三角状的萼片, 十字状分开,气芳香浓烈), 显微可见:( 花粉粒极面观三角形、纤维梭形、草酸钙簇晶常排列成行、油室)
金银花:( 呈棒状, 上粗下细, 略弯曲), 显微可见:( 花粉粒表面具细密短刺及细颗粒状雕纹, 具 3 个萌发孔)
款冬花:( 常单生或 2-3 个基部连生, 外面被有多数鱼鳞状苞片, 习称“ 连三朵”; 内表面密被白色絮状茸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