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六节 其他制剂
一、栓剂
定义 | 栓剂系指原料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供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
栓剂的分类 | 按施用腔道的不同分:直肠栓、阴道栓、尿道栓、鼻腔栓、耳用栓等 |
栓剂的作用特点 | ①栓剂不仅可在腔道起润滑、抗菌、杀虫、收敛、止痛、止痒等局部作用。而且可经腔道吸收产 生全身作用;②药物不受胃肠 pH 或酶的破坏。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③药物经直肠吸收。大部分不受肝脏首过效应的破坏;④适用于不能或者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 |
药物的吸收途径 | ①药物通过直肠上静脉—门静脉—肝脏—大循环。 ②药物通过直肠下静脉和肛门静脉―髂内静脉—下腔大静脉—大循环。 ③药物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 |
栓剂中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
生理因素 | ①使用部位:距肛门口 2cm 处为宜;②直肠的 pH:对弱酸弱碱性药物的吸收有影响;③直肠内 容物:粪便、腹泻、组织脱水等影响药物从直肠部位的吸收 |
药物因素 | ①溶解度:溶解度大。吸收增加。溶解度小。吸收降低;②粒径:粒径越小越易溶解吸收;③脂 溶性与解离度:脂溶性、非解离型药物较解离型药物易吸收。 |
基质因素 | ①基质类型:油脂性基质中水溶性药物释放较快。脂溶性药物的吸收速度与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 有关;②表面活性剂:增加药物亲水性。有助于药物释放。但浓度不宜过高 |
栓剂的基质:
水溶性基质 |
甘油明胶 | 常用作阴道栓剂基质,但不适用于鞣酸与蛋白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 |
聚乙二醇类 | 如聚乙二醇 1000、4000、6000 等 |
油脂性基质 |
可可豆脂,具有同质多晶性 | ||
半合成脂肪甘油酯类(如半合成椰子油酯、半合成山苍子油酯、半合成棕榈油酯等) |
栓剂的质量要求:
基质 | 栓剂外形要完整光滑,塞入腔道后应无刺激性,应能融化、软化或溶化,并与分泌液混合,逐渐 释放出药物,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并应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或贮存时变形。 |
||
粒径 | 固体原料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应预先用适宜方法制备成细粉或最细粉。 | ||
贮存 | ① | 栓剂应在 30℃以下密闭贮存和运输。 | |
检查项目 | ①脂肪性基质的栓剂应在 30 分钟内全部融化、软化或触压时无硬芯; ②水溶性基质的栓剂应在 60 分钟内全部溶解。 |
二、气雾剂与喷雾剂
气雾剂 | 喷雾剂 | |||
构成 | 药物与附加剂+抛射剂+耐压容器+阀门系统 | 药物与附加剂+容器+手动泵成 | ||
特点 |
优点:①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 ②制剂的稳定性高。 ③给药剂量准确,副作用较小; ④局部用药的刺激性小 |
|||
缺点:气雾剂制备时成本高,易爆炸,封装要求高;受伤皮肤多次使用可 | 引起不适 |
吸入气雾剂与喷雾剂的吸收:
主要吸收部位 | 肺泡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 |
影响吸入气雾剂中药物吸收的因素 |
药物的脂溶性及分子大小 | 吸收速度与药物的脂溶性成正比,与药物的分子大小成反比 |
吸入气雾剂雾滴的粒径 |
雾滴大小影响药物在呼吸道的沉积部位。吸入气雾剂雾滴(粒)的粒径应在 10μm 以下,其中大多数应在 5μm 以下,雾滴过粗,药物易沉着在口腔,咽部及呼吸器官的各部位;粒子过小,雾滴(粒) 易到达肺泡部位,但沉积减少,多被呼出,吸收较少。 |
气雾剂的附加剂:
抛射剂 |
为适宜的低沸点液化气体,常温下蒸气压大于 1 个大气压 |
如:氢氟烷烃类(四氟乙烷);二甲醚;碳氢化合物;惰性气体(二氧化碳、氮气) | |
其他附加剂 |
①溶剂:氢氟烷烃或水、甘油等;②潜溶剂:乙醇或丙二醇等;③抗氧剂:维生素 C、亚硫酸钠 等;④防腐剂:尼泊金乙酯等;⑤表面活性剂:乳化剂——聚山梨酯类;助悬剂——司盘、月桂醇等 |
气雾剂与喷雾剂的质量要求:
- 吸入气雾剂和吸入喷雾剂供吸入用雾滴(粒)的粒径应在 10μm 以下,其中大多数应在 5μm 以下,一般不使用饮片细粉。
- 喷雾剂应避光密封贮存,气雾剂应置凉暗处贮存,并避免暴晒、受热、敲打、撞击。
三、其他剂型
胶剂 | 胶剂系指用动物的皮、骨、甲或角用水煎取胶质,浓缩成稠胶状,经干燥后制成的固体块状内 服制剂。多有滋补强壮作用 |
|
特点 | ①皮胶类补血;②角胶类温阳;③甲胶类侧重滋阴、还有活血祛风等作用 | |
辅料 |
冰糖 | 使胶剂的透明度和硬度增加,并有矫味作用 |
油类 | 可促进锅内气泡的逸散,起消泡的作用 | |
酒类 | 起矫味、矫臭作用,收胶时有利于气泡逸散 | |
明矾 | 可沉淀胶液中的泥沙杂质,以保证成品胶洁净,提高透明度 |
膜剂 | 系指药物与适宜的成膜材料经加工制成的膜状制剂,供口服或黏膜用。制成多层膜剂可避免配 伍禁忌,但膜剂不适用于药物剂量较大的制剂。 |
成膜材料 | 聚乙烯醇(最常用)、丙烯酸树脂类、纤维素类及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 |
其他辅料 | ①增塑剂:能使制得的膜柔软并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常用的有甘油、乙二醇、山梨醇等。 |
②着色剂:常用的有食用色素。 ③遮光剂:常用的有二氧化钛。 ④矫味剂:有蔗糖、甜菊苷等。 ⑤填充剂:有碳酸钙、淀粉等。 ⑥表面活性剂:常用的有聚山梨酯 80、十二烷基硫酸钠、豆磷脂等。 |
剂型 | 应用特点 |
锭剂 | 药物加黏合剂制成规定形状的制剂;内服用水或黄酒化服;外用用醋或酒调敷 |
灸剂 | 将艾叶捣成绒状制成卷烟状制剂,供熏灼穴位或其他患部的剂型;具有温热刺激作用 |
线剂 | 将丝线或棉线置药液中浸煮,干燥所得的制剂;具有腐蚀作用和机械紧扎作用 |
熨剂 | 饮片细粉或饮片提取液与煅制的铁砂混合制成的制剂;用时拌醋,有活血通络,发散风寒的作用 |
糕剂 | 药物与米粉、蔗糖蒸制而成的块状制剂;治疗慢性消化不良性疾病(内服) |
丹剂 | 汞与矿物药在高温下炼制成无机汞化合物,毒性大,仅供外用。 |
条剂 | 药物黏附在桑皮纸上捻成细条的制剂;供外用插入以引流脓液,拔毒去腐,生肌敛口。 |
钉剂 | 药物与米粉混合制成细长两端尖的制剂。供外用插入以治疗痔,瘘管及溃疡性疮疡。 |
棒剂 | 药物制成小棒状的制剂;直接作用于皮肤黏膜上。有腐蚀,收敛的作用,常用于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