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 常用植物类中药的鉴别

一、根及根茎类中药

部位 区别点 双子叶植物 单子叶植物
 
 
 
 
性状
多为直根系,常为圆柱形如甘草黄芪等;圆锥形如白芷桔梗;纺锤形如地黄、何首乌等。少数须
根系如细辛威灵仙龙胆
多为须根系,有的须根先端膨大成纺锤形块根如百部郁金麦冬
表面 常为栓皮,较粗糙 常为表皮
横断面 自中心向外的放射状结构;中心常无髓;形成层环纹多明显; 断面不呈放射状;中心有髓;内皮层环较明显;
根茎 有无髓部 有髓 无髓
 
科属 中药 核心鉴别点
 
蕨类
狗脊 残留金黄色茸毛;近边缘处有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
绵马贯众 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 5~13 个,环列。
马兜铃 细辛 根茎横生,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蓼科
大黄 “星点”环列或散在;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虎杖 髓中有隔或呈空洞状
何首乌 皮部“云锦状花纹”
石竹科 柴胡 “砂眼”;“珍珠盘”
 
 
 
 
 
 
毛茛
威灵仙 根茎呈柱状,下侧着生多数细根,断面略呈方形。
川乌 中部多向一侧膨大,形成层多角形
草乌 “乌鸦头”;“钉角”,形成层多角形
附子 附子:“盐霜”,形成层多角形。(黑顺片、白附片)
白芍 表面光洁;射线放射状(菊花心);味微苦、酸。
加工:刮去粗皮,沸水略煮后除去外皮,或去皮后再煮。
赤芍 表面粗糙;断面粉白色或粉红色,木部放射状纹理明显;(糟皮粉渣);
 
黄连
味连:“鸡爪”;“过桥”;味极苦。
雅连:过桥长,多单枝
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升麻 有数个圆形空洞的茎基痕,洞内壁显网状沟纹
防己 防己 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车轮纹)
罂粟科 延胡索 扁球形,顶端有略凹陷的茎痕,底部常有疙瘩状突起;断面黄色,角质样,有蜡
样光泽;味苦。
十字花科 板蓝根 根头略膨大;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黄色(金井玉栏)
 
 
豆科
苦参 外皮薄,多破裂反卷,易剥落;味极苦
葛根 呈小方块;纤维性强
粉葛 富粉性;横切面可见同心性环纹(甘葛藤)
甘草 菊花心”;味甜而特殊
黄芪 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金井玉栏);“菊花心”;味微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五加科 人参 “芦头”“芦碗”“艼”;点状树脂道
 
 
 
伞形科
白芷 具油点,“疙瘩丁”,形成层环纹近方形或近圆形
当归 具油点,以烟火慢慢熏干,质柔韧,有浓郁的香气。
羌活 具油点,“蚕羌”;“竹节羌”
川芎 具油点,“蝴蝶片”,波状环纹
防风 具油点,“蚯蚓头”;“菊花心”
北沙参 具油点,顶端常留有黄棕色根茎残基;皮部浅黄白色,木部黄色
 
桔梗
南沙参 质松泡
党参 根头部有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狮子头)
桔梗 顶端有数个半月形茎痕;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金井玉栏)
龙胆 龙胆 上部多有显著的横皱纹,下部较细;味甚苦。
萝藦科 白前 “鹅管白前
 
唇形科
丹参 外表皮粗糙;皮部棕红色,木部灰黄色,具放射状纹理
黄芩 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枯芩);外表皮黄棕色,切面黄棕色断面黑色,气特异似焦糖
 
玄参
玄参
地黄 断面乌黑色,有光泽,具黏性
黄连 木部有 4~10 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
茜草 巴戟天 “形似连珠”
葫芦科 天花粉 断面白色,可见黄色木质部小孔,富粉性。
 
 
菊科
木香 油室,“菊花心”
白术 油室,嚼之略带黏性
苍术 朱砂点,“起霜”
紫菀 根茎簇生多数细根,多编成辫状
泽泻 泽泻 椭圆形厚片;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
莎草科 香附 有 6~10 个略隆起的环节
 
天南星
天南星 呈扁球形,周围有麻点状根痕;味辛辣
半夏 呈类球形,断面洁白;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石菖蒲 疏密不匀环节,断面环纹明显,可见多数维管束小点及棕色油点
 
 
 
 
百合
 
川贝母
松贝:大小悬殊,“怀中抱月”
青贝:大小相近,顶端开裂(笑口常开)
炉贝:大小相近,顶端开裂而略尖(马牙嘴);棕色斑点(虎皮斑)
 
浙贝母
珠贝:呈扁球形,鳞叶 2 瓣,肥厚
大贝:略呈新月形,单瓣鳞叶
黄精 可见多数淡黄色小筋脉点。微甜,嚼之有黏性
重楼 外皮脱落处呈白色,密具层状突起的粗环纹
玉竹 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
 
 

二、茎木类中药

 
  知母 长条状,一端有浅黄色的茎叶残痕(金包头)。
薯蓣科 山药 断面白色,粉性,嚼之发黏,味微酸。
 
兰科
天麻 顶端有红棕色或棕褐色鹦嘴状的芽孢或残留茎基(鹦哥嘴),底部有圆脐形疤痕
(凹肚脐)
白及 2~3 个爪状分枝
科属 中药 核心鉴别点
毛茛 木通 节处多膨大,有叶痕及侧枝痕。有黄白色放射状纹理及裂隙,其间布满导管孔,髓
部较小,偶有空腔。
 
 
木通
木通 呈圆柱形,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髓小或有
时中空,黄白色或黄棕色。
大血藤 切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有多数细孔状导管,射线呈放射状排列车
轮纹。
 
桑寄生
槲寄生 节膨大。有放射状纹理,髓部常偏向一边。嚼之有黏性。
桑寄生 嫩枝有的可见棕褐色茸毛。幼叶被细茸毛;革质。
 
 
豆科
苏木 表面黄红色至棕红色,具刀削痕,常见纵向裂缝;
投热水中,水被染成桃红色。
降香 表面紫红色,切面有致密纹理;
点燃时香气浓烈,有油状物流出,灰烬白色。
鸡血藤 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环或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
瑞香科 沉香 表面朽木状,凹凸不平,有刀削痕;可见黑褐色树脂与黄白色木部相间的斑纹;燃
烧时有油渗出,并有浓烟
五加科 通草 中部有空心或半透明圆形薄膜;纵剖面薄膜呈梯状排列


三、皮类中药

 
科属 中药 核心鉴别点
桑科 桑白皮 易纵向撕裂,撕裂时有粉尘飞扬。
毛茛 牡丹皮 内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
 
芸香科
黄柏 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味极苦,嚼之有黏性。
黄柏 外表面黄绿色内表面黄色。
白鲜皮 外表面有突起的颗粒状小点。断面迎光可见有闪烁的小亮点。羊膻气
楝科 苦楝皮 偶有长宽不一。除去粗皮者淡黄色;断面纤维性,呈层片状。
 
木犀科
 
秦皮
外表面相间呈斑状;灰白色圆点状皮孔;有细斜皱纹。水浸液在日光灯下显碧蓝色荧光
豆科 合欢皮 外表面密生横向皮孔,断面成纤维性片状,稍刺舌,而后喉头有不适感。
萝藦科 香加皮 易成鳞片状剥落;有特异的香气
茄科 地骨皮 易成鳞片状剥落
 

四、叶类中药

 
科属 中药 核心鉴别点
柏科 侧伯叶 叶细小鳞片状,交互对生,贴伏于枝上
小檗科 淫羊藿 三出复叶,叶片近革质
十字花科 大青叶 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呈翼状
蓼科 大青叶 蓝绿色或蓝黑色,膜质托叶鞘
蔷薇科 枇杷叶 叶柄极短,被绒毛。革质而脆
豆科 番泻叶 小叶入药,叶基稍不对称,革质
夹竹桃科 罗布麻叶 有小芒尖,边缘具细齿,两面无毛
唇形科 紫苏 两面紫色或上表面绿色,下表面紫色,有多数凹点状的腺鳞
菊科 艾叶 羽状深裂,上表面灰绿色或深黄绿色;下表面密生灰白色绒毛
 

五、花类中药

 
科属 中药 核心鉴别点
木兰科 辛夷 毛笔头
桃金娘科 丁香 研棒状,花瓣 4,覆瓦状抱合。
豆科 槐花 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钟状
茄科 洋金花 条状,花冠呈喇叭状,顶端 5 浅裂
 
忍冬科
金银花 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密被短柔毛o
山银花 棒状而稍弯曲,总花梗集结成簇o
 
菊科
款冬花 常单生或 2~3 个基部连生(连三朵);体轻,撕开后可见白色茸毛。
菊花 总苞碟状;舌状花数层位于外侧,管状花多数位于中央。
红花 为不带子房的管状花。花药聚合呈筒状;柱头长圆柱形,顶端微分叉。
鸢尾科 西红花 为柱头。呈线形,三分枝
 

六、果实及种子类

 

科属 中药 核心鉴别点
藜科 地肤子 呈扁球状五角星形
 
木兰科
五味子 红色或紫红色、肾形、“白霜”,味酸
五味子 棕红色,种子 1~2 粒,肾形,种皮薄而脆。味微酸
肉豆蔻 肉豆蔻 有浅色纵行沟纹,断面显大理石样花纹,富油性(种仁)
十字花科 葶苈子 具纵沟 2 条,略带黏性。膨胀度:南葶苈子≥3,北葶苈子≥12
 
 
 
蔷薇科
木瓜 外表面紫红色,多纵剖成两半,中心部分凹陷,味酸
山楂 表面有灰白小斑点,皱缩,中部横切片具 5 粒浅黄色果核,味酸
苦杏仁 心脏形,边缘肥厚,表面无颗粒状突起
桃仁 长卵圆形,边缘较薄、表面密布颗粒状突起
乌梅 呈类球形或扁球形,乌黑色、皱缩、味极酸
金樱子 假果;红黄色、小瘦果,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
 
豆科
补骨脂 黑色,肾形、网状皱纹
沙苑子 圆肾形,嚼之有豆腥味
决明子 呈菱状方形或短圆柱形,两端平行倾斜
 
芸香科
枳壳 呈半球形,瓤囊,凹点状油室
吴茱萸 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
大戟科 巴豆 具三棱、有纵线 6 条、无臭
鼠李科 酸枣仁 紫红色,一端凹陷,可见线形种脐,另一端有细小突起的合点
禾本科 薏苡仁 乳白色,背面圆凸,腹面有一条较宽而深的纵沟。(种仁)
 
伞形科
小茴香 双悬果,背面有纵棱 5 条,有特异香气
蛇床子 双悬果,背面有纵棱 5 条,显油性,有麻舌感
山茱萸 山茱萸 囊状,皱缩,有光泽(果肉)
 
木犀科
连翘 顶端锐尖,多数突起的小斑点。老翘自顶端开裂,具一纵隔
女贞子 种子通常为 1 粒, 肾形,紫黑色 ,油性
马钱科 马钱子 纽扣状圆板形,绢状绒毛,丝样光泽
 
旋花科
菟丝子 不易以指甲压碎。加热种皮破裂露出黄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牵牛子 似橘瓣状(黑丑、白丑),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
茄科 枸杞子 纺锤形,红色、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味甜
 

七、全草类中药

 
茜草 栀子 表面红黄色,具 6 条翅状纵棱;种子多数,集结成团
葫芦科 瓜蒌 类球形、具焦糖气
菊科 牛蒡子 长倒卵形、黑色斑点、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
棕榈科 槟榔 底部中心有圆形凹陷珠孔,有明显疤痕状种脐。断面大理石样花纹(种子)
 
 
姜科
砂仁 表面密生刺状突起
草果 具三钝棱,基部有果梗或果梗痕。
豆蔻 有 3 条较深的纵向槽纹;味辛凉略似樟脑
草豆蔻 类球形的种子团。隔膜将种子团分成 3 瓣。纵断面观呈斜心形
益智 有纵向凹凸不平的突起棱线 13~20 条
科属 中药 核心鉴别点
麻黄 麻黄 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有细纵脊线,触之微有粗糙感。节明显,节上有膜质鳞叶。
三白草科 鱼腥草 茎呈圆柱形,节明显。叶互生,叶片心形,穗状花序顶生。具鱼腥气。
堇菜科 紫花地丁 多皱缩成团,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瓣紫堇色或
淡棕色。
报春花科 金钱草 用水浸后,对光透视可见黑色或褐色条纹。
豆科 广金钱草 质稍脆,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上表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无毛,下表面具灰白色
紧贴的绒毛,侧脉羽状。
 
 
 
唇形科
广藿香 茎略呈方柱形,断面中部有髓;叶对生,两面均被灰白色绒毛;
荆芥 茎方柱形,叶对生,穗状轮伞花序顶生,小坚果 4,矩圆状三棱形。
益母草 基生叶圆心形,花前期茎方柱形,四面凹下成纵沟。
薄荷 茎呈方柱形。轮伞花序腋生,花萼钟状,揉搓后有特殊清凉香气,味辛凉。
半枝莲 茎丛生,花单生于茎枝上部叶腋,花冠二唇形
香薷 基部紫红色,茎方柱形。叶对生,穗状花序,花萼钟状,密被茸毛。
列当科 肉苁蓉 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肉质鳞叶,断面棕褐色,排列成波状环纹。
锁阳 锁阳 具明显纵沟和不规则凹陷,有的残存三角形的黑棕色鳞片。
爵床科 穿心莲 茎呈方柱形,多分枝,节稍膨大,味极苦。
车前科 车前草 根丛生,须状,叶基生,具长柄。叶片皱缩,全缘或不规则波状浅齿。
 
 
菊科
茵陈 多卷曲成团状,灰白色或灰绿色,全体密被白色茸毛,绵软如绒。
青蒿 茎呈圆柱形,断面中部有髓。叶互生,完整者展平后为三回羽状深裂。
大蓟 茎呈圆柱形,叶片羽状深裂。头状花序顶生,羽状冠毛灰白色。
蒲公英 叶基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
禾本科 竹叶 茎呈圆柱形,有节。叶脉平行,具横行小脉,形成长方形的网格状。
 

八、藻、菌、地衣类中药

 
科属 中药 核心鉴别点
马尾藻科 海藻 具短小刺状突起。气囊黑褐色。水浸后膨胀,肉质,黏滑。
麦角菌科 冬虫夏草 虫体似蚕;足 8 对,中部 4 对较明显。子座细长,圆柱形,上部稍膨大。
 
 
 
多孔菌科
灵芝 形如伞状,菌盖肾形。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
紫芝: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
茯苓 菌核入药,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
味淡,嚼之粘牙。
猪苓 表面黑色。体轻,质硬,断面类白色,略呈颗粒状。
白蘑科 雷丸 类球形。表面黑褐色,有略隆起的不规则网状细纹。断面常有黄白色大理石样纹理。
嚼之有颗粒感,微带黏性,久嚼无渣。


九、树脂类中药

 
橄榄科 乳香 滴乳状。破碎面有玻璃样或蜡样光泽。加水研磨成白色或黄白色乳状液。
橄榄科 没药 不规则颗粒性团块。表面黄棕色或红棕色,破碎面不整齐,无光泽。
伞形科 阿魏 呈不规则的块状和脂膏状。具强烈而持久的蒜样特异臭气。
棕榈科 血竭 略呈类圆四方形。研粉为砖红色。在水中不溶,在热水中软化。
 

十、其他类中药

 
 
海金沙
 
海金沙
粉末状,体轻,手捻有光滑感,置于手中易由指缝滑落。将海金沙粉撒在水中则浮于水面,加热始逐渐下沉。
将其少量撒于火上,即发出轻微爆鸣声及明亮的火焰。
爵床科、蓼科、
十字花科
青黛 深蓝色粉末,体轻,易飞扬,微有草腥气。
取药材少量,用微火灼烧,有紫红色烟雾发生。
豆科 儿茶 呈块状。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光滑而稍具光泽,有细孔,遇潮有黏性。
合成品 冰片 合成龙脑,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
具挥发性,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
樟科 天然冰片 右旋龙脑,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或片状结晶。
具挥发性,点燃有浓烟,火焰呈黄色。
漆树科 五倍子 长圆形或纺锤形囊状;表面灰褐色,微有柔毛。断面角质状,有光泽,有黑褐
色死蚜虫及灰色粉末状排泄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