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精炼考点

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

第一章 执业药师与中药药学服

1 黄帝内经》最早的中医典籍;联想:炎帝黄帝--远古时代--最早
《伤寒论》创造性地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被称为众方之祖
记忆:理论实践伤寒论
《巢氏诸病源论》我国第一本证候学专著
《金匮要略方论》开创了内伤杂病辨证论治的体系,张仲景著
医学典籍
2 神农本草经》是最早的本草学专著,首创药物三品分类
《本草经集注》药物分类按自然属性进行区分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现存最早的完整的古本草合刊本
本草典籍
3 《肘后备急方》--属急症手册性质
《备急千金要方》--序例中著有“大医习业,大医精诚”专论
济方》是中国古代收方最多的方书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我国第一部成药典
方书典籍
4 《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第一次系统总结了前人炮制技术和经验,初步奠定了炮制学基础
《炮制大法》将前人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制十七法
炮制典籍
5 新药信息、合理用药信息、药品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和禁忌症 医师用药咨询
7 药物配伍、药物剂量、用法、注射剂相关、药品保管 护士用药咨询
8 老年人多用文字、图片;尽量用描述性语言,语言与书面解释并用,不用带数字的术语 患者用药咨询

第二章 中医理论基础

阴阳学
9 阴阳偏胜: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阳胜则热的实热证,宜用寒凉药泻走多余的火热,即“热者寒
阴胜则寒的实寒证,宜用温热药祛除多余的阴寒,即“寒者热
阴阳关系的临床应用
0 阴阳偏衰: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用滋阴的药物,治疗阴虚的虚热证。又称“阳病治阴”。口诀:治阴就是滋阴、壮水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用补阳的药物,治疗阳虚的虚寒证。又称“阴病治阳” 口诀:治阳就是补阳、益火
五行学
1 相生: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母子关系相克:木、土、水、火、金(母兔睡火鸡)
相乘克制太过导致疾病,如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
相克反向克制导致疾病,如木亢侮金(木火刑金)、土虚水侮
五行生克乘侮
2 总纲领:“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滋水涵木法:通过滋养肝肾之阴,以制肝阳的治法。金水相生法:指的是滋补肺肾阴的治法。
培土生金法:指通过健脾补肺的方法。
益火补土法:指通过温肾阳补脾阳的治法。
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
3 总纲领:包括“抑强”和“扶弱”。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相侮
抑木扶土法:指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的治法。
2
相克规律确定的治
  培土制水法:指的是健脾以制约水湿停聚的治法。佐金平木法:指的是滋阴肺阴,清肝火的治法。
泻南补北法:指的是泻心火补肾水的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
藏象学
4 心主血脉:心推动血液在血管内运行;
心主神明(心藏神)
心在志为喜;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为舌
5 肝喜条达恶抑郁,易亢易逆,故称“刚脏”或“将军之脏”。
肝主藏血;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
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
6 脾主运化(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生痰之源)
脾主
脾在志为思;在液为;在体合肉;在窍为口,其华在
7 肺的生理特点:“娇脏” “华盖
肺主气,司呼吸;肺主宣发和肃降
肺主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和“肺主行水”) 朝百脉,主治节(全身血管汇合在肺进行气体交换)
肺在志为悲;在液为涕;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
8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肾为先天之本,产生天癸);
肾主水肾主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
9 胃主受纳腐熟:被称为 “太仓”、“水谷之海”。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
气的分类和功
20 来源:由肾精化生,后天水谷精气不断补充和培育,元气根于肾
功能:推动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人体最根本的气,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记忆:元气-原动力
元气
21 来源:吸入的清气和运化的水谷精气结合
分布:积于胸中,集聚处被称为“膻中”或“气海”功能:走息道以行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
记忆:宗气-宗主--老大--心脏—助心行
宗气
22 来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化生而来(运行脉外,分布全身)功能:护卫肌表,调节控制汗孔的开合和汗液的排泄
记忆:卫气--卫
卫气
来源: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化生而来(行于脉中)功能:营养全身;化生血液
记忆:营气-营
营气
气与血之间的关系
23 气能血:气能促进血液生成,所以补血药中常配伍少量补气
气能血:气能推动血液运行,故活血药常配伍行气药
气能血:气能固摄血液,防止血液逸出脉外。故气虚导致的出血,用补气摄血的方法
气为血之帅
24 血能生气血能载气:血脱者,气亦随之脱,故治疗大出血时,多用补气固脱的方法 血为气之母
奇经八
25 调节阳经气血,故称“阳脉之海 督脉
26 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主持妊养胞胎 任脉
27 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或“血海
4
冲脉
28 约束纵行诸经;主司妇女带下 带脉
体质的分类
29 身体偏热、多动、怕热、喜冷,容易得热证、实证 偏阳
30 身体偏寒、少动、怕冷、喜热,容易得寒证、虚证 偏阴
31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善而数
风为百病之
风邪
32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主痛;寒性收引(具有收缩牵引挛急等特点) 寒邪
33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多挟湿;暑性升散,伤津耗气(易犯头目、内扰心神) 暑邪
34 湿为阴邪,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湿性重浊、秽浊(痹证、淋 证、湿热带下);湿性黏滞(病程缠绵、反复发作);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湿邪
35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 燥邪
36 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致肿疡;火易伤津耗气;火易生风动血 火邪
37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
“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七情内伤
邪正盛
38 实中夹虚:外感热病后期,耗损津液而形成实热伤津、气阴两伤病证 虚实错杂
  虚中夹实脾阳不振,无力运化水湿导致的水肿  
39 真实假虚证:如邪实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所致的肌肤失 养,也称之为“大实有羸状”;如热结肠胃;记忆:只记忆真实是本质 虚实真假
真虚假实证:本质虚证,但却出现实证的症状,也称之为“至虚有盛候”。如气虚便秘;记忆:只记忆真虚是本质
阴阳失调病
5
40 阴盛则寒---实寒证,治疗原则:寒者热 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实热证,治疗原则:热者寒
41 阴虚则热---虚热证;阳虚则寒---虚寒证 阴阳偏衰
42 阴盛格
阴盛症状: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格阳于外:身热但欲盖衣被、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记忆:只记忆阴盛是本质
阴阳格拒
阳盛格
阳盛症状: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等症状;四肢厥冷,但身热不恶寒等假寒之象。记忆:只记忆阳盛是本质
43 亡阳冷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面色苍白、精神疲惫、脉微欲绝
亡阴汗热而黏、气喘烦躁、身体干瘪、目眶深陷、脉疾躁无力
阴阳亡失
治未病与康
44 未病先防
培养正气,提高抗病能力:人工免疫、精神调养、锻炼身体、注意生活起居;消灭病邪,防止邪气侵害:防范外伤、避免病邪侵害、讲究卫生、药物杀灭病邪
治未病
既病防变早期诊治;控制疾病的传变
愈后防复:调整阴阳平衡、避免复发诱因
45 康复原则:
形神共养:养精血、保胃气、调神、护神调养气血阴阳:调养气血、阴阳、
调养脏腑经络:调理脏腑、疏通经络
康复
康复疗法:
药物康复、康复器械、针灸推拿、气功、体育娱乐、自然康复

第三章 中医诊断基础

46 1、失神:又称无神,表示正气已伤,病情严重(“目光晦暗、循衣摸床、撮空理线”) 望神
2、假神:重病患者突然出现的暂时好转的虚假现象,如原来意识不清,突然精神转“佳”;原来面色晦暗,突然两颧红赤如妆,表示回光返照
3、神乱
癫病:表情淡漠,笑哭无常(病机:痰气郁结,蒙蔽心神)
狂病: 烦躁不宁,呼号怒骂,打人毁物(病机:痰火扰乱心神)
痫病:猝然昏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病机:痰迷心窍、肝风内动)
47 白色:主失血证、虚寒证;黄色:主虚证、湿证(脾虚湿 盛);赤色:主热证;青色:主证、证、瘀血证、惊风证;黑色:主肾虚、水饮证、淤血证 望色
48 胖大舌:多是脾肾阳虚;瘦薄舌:多是阴血不足;裂纹舌:多是阴津不足,不能荣润舌面;齿痕舌:多属脾虚;芒刺舌:内盛 望舌形
49 白苔:表证、里寒证;黄苔:主证,证;灰苔:主里证;
黑苔:主里证
望舌色
50 腻苔:主痰湿食积;腐苔:主食积或痰浊;剥落苔:胃气阴两伤;有根苔:多见于实证、热证,提示有胃气;无根苔:多见于虚证、寒证,提示胃气匮乏 望舌质
51 强硬舌:多见于热入心包高热伤津,痰浊内阻,中风征兆;痿软舌:多见于气血虚极;颤动舌:多见于气血两虚,热极生风;吐弄舌:多见于心脾有热;歪斜舌:多见于中风;短缩 舌:见于危重证候 望舌态
52 痰色白清稀(寒证),痰色黄(热证)
燥痰:痰少极黏,难以排出;湿痰:痰白易咯而量多者;肺痈证:咳吐脓血如米粥状;热伤肺络:痰中带血,或咳吐鲜血
望痰涎
53 胃气虚寒:呕吐物清稀而夹有食物,无酸臭味者。胃热或食积:呕吐物秽浊酸臭。内痈:呕吐脓血,味腥臭
7
望呕吐物
 
 
54 湿热:色深黄而黏;寒湿:稀薄如水样,夹有不消化食物 望大便
55 谵语:神识昏糊,胡言乱语,声高有力。常见于热扰心神之实证
郑声:神识不清,语言重复,声音低弱。多属于心气大伤的虚证
狂言:言语粗暴,狂妄叫骂,失去理智。多是痰火扰心所致
独语喃喃自语,见人便停止。常见于癫证,多是心气虚、精不养神的表现
语声错乱
56 少气: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多因气虚所致
叹息:胸中郁闷不舒而长叹;多因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所致
少气与叹息
57 白喉:咳声如犬吠
顿咳(百日咳):阵发性,连声不绝,咳而气急,终止作鹭鸶鸟叫声
咳嗽
58 口气酸臭---胃有宿
口气臭秽--胃热、消化不良、龋齿、口腔不洁口气腐臭--牙疳或内痈
口气
59 恶寒发热:提示外感表证
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而作,提示半表半里但寒不热:病人唯感畏寒而不发热,多属虚寒
问寒热
60 但热不 壮热:里热证
阴虚潮热(又称“骨蒸潮热”):午后入夜发热;五心烦热盗汗颧红,口咽干燥、舌红少津
湿温潮热身热不扬,午后热甚;头身困重,胸脘痞闷,苔腻
阳明潮热:由于胃肠燥热内结所致。日晡阳明旺时而热甚,又称“日晡潮热”,腹痛拒按便秘燥结
 
 
61 表证无汗:多属外感风寒。表证有汗:多属外感风热 自汗日间汗出,活动尤甚。多是由气虚卫阳不固所致盗汗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多因阴虚所致
战汗:是邪正相争,病变发展的转折点
绝汗:亡阳:冷汗淋漓、四肢厥冷;亡阴:汗出如油、燥扰烦渴
问汗
62 胀痛:多为气滞;重痛:多因湿邪困遏;刺痛:为瘀血疼痛;隐痛:多为气血不足,经脉失养;冷痛:邪阻络,或阳气不足;灼痛:多为火邪内盛,或阴虚阳亢;绞痛:多为有形实邪闭阻所致;掣痛:经脉失养所致,与肝病有关。 问疼痛
63 口渴喜热饮,但饮量不多,或水入即吐。提示痰饮内停。口 干,但欲漱水不欲咽。提示体内有瘀血,口渴不多饮,见于热入营血,大渴喜冷饮见于热盛伤津,大渴引饮,小便量多,为消渴 问口渴与饮水
64 消谷善饥:提示胃火炽盛;饥不欲食:提示胃阴不足;易饥多食,但大便溏泻,是胃强脾弱证;恶食:多见于伤食,脾不健运 问食欲
65 口甜而腻---脾胃湿热;口中酸馊---食积内停口淡乏味---脾虚不运;口苦---肝胆实热 问口味异常
66 腹内有肿块,推之不移且痛有定处的,为癥为积,多属血瘀
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的,为瘕为聚,属气滞
按诊
67 弦脉:主肝胆病、证、痰饮;滑脉:主食滞痰饮、实热;
涩脉:主气、精伤、血少;细脉:主气血不足;
浮脉:主表证
脉象和主病
证候 共有症
肺气虚 咳喘无力、气短懒言,动则气喘、自汗等
肺阴虚 干咳、痰少而黏。颧红发热、潮热盗汗、口渴咽干
燥邪犯肺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鼻咽口舌干燥
风寒犯肺 咳嗽,咯痰稀薄、色白多泡沫。恶寒发热、鼻流清涕、头痛身酸楚
风热犯肺 咳嗽,咯黄稠痰。发热、微恶风寒、咽喉疼痛,鼻流浊涕
痰浊阻肺 咳嗽,痰白量多易咯,胸满呕恶
 
证候 共有症 不同症
心气虚 心悸,气短自汗活动或劳累后加重 神疲懒言、体倦乏力、面白
心阳虚 心胸憋闷。形寒肢冷、面色苍白
心血虚 心悸,心烦,易惊失眠
,健忘
血虚证(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
心阴虚 阴虚证(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口干)
心血瘀阻 心悸 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常牵引左臂疼痛,痛势较剧
心火亢盛 心中烦热、急躁失眠、舌红口渴、甚则吐衄下血
 
证候 胃脘痛 呕吐 饮食 兼症
胃寒证 冷痛 呕泛清水 食少 遇寒则重,得热则缓
胃热证 灼痛 泛酸嘈杂 消谷善饥 牙龈肿痛,渴喜冷饮
胃阴虚证 隐痛 干呕呃逆 饥不欲食 虚热证:低热口燥咽干
食滞胃肠证 胀痛 呕吐酸腐 少食厌食 呕泻酸馊腐臭
 

第六章 中医内科常见病的辨证论

  1. 感冒的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
中成药
风寒感冒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体酸痛,或鼻塞,喷嚏,流涕清稀,咳嗽,咳痰稀白。苔薄白,脉浮紧 辛 温解表宣 肺散寒 荆防毒散 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感冒软胶囊葛根汤颗粒、感冒清热颗粒
风热感冒 身热较著, 微恶风, 头胀痛, 咳嗽, 咽痛咽红, 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辛 凉解表宣 肺清热 银翘散 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桑菊感冒片、感冒清胶囊、银柴口
服液
时行感冒 突然发热,高热不退,甚则寒战,周身酸痛,无汗,咳嗽,口干,咽喉疼痛,伴明显全身症状,呈现
流行性发作。
清 热解毒凉 血
泻火
清瘟毒饮 清瘟解毒片、连花清瘟胶囊、维 C 银翘片、银翘
伤风胶囊
气虚感冒 恶寒较甚,无汗,头痛鼻塞,身楚
倦怠, 痰白,咳痰无力。苔白,脉浮而无力
益 气解表 参苏饮 参苏丸、败毒散
  1. 咳嗽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 础 方剂 中成药
风寒袭肺 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流清涕,或恶寒、无汗等风寒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疏风散寒宣肺
止咳
三拗汤 通宣理肺丸、风寒咳嗽丸、杏 苏 止 咳 糖浆、三拗片
风热犯肺 咳嗽频剧,气粗,咳痰不爽,痰黏稠或稠黄,喉燥咽痛,口渴,鼻流黄涕,恶风身热。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桑菊饮 桑菊感冒片、风热咳嗽胶 囊、急支糖 浆、羚羊清肺
颗粒
风燥
伤肺
干咳,连声作呛,咽痒,咽喉干痛,唇
鼻干燥,口干,无痰或痰少而黏,不
疏风
清肺
桑杏汤 蜜炼川贝枇杷
膏、二母宁嗽
 
  易咳出,舌质红而少津,苔薄白或薄
黄,脉浮数
润燥
止咳
  丸、雪梨止咳
糖浆
痰湿蕴肺 咳嗽反复,咳声重浊,痰黏腻或稠厚成块,痰多易咳,进甘甜油腻物加重,胸闷脘痞,呕恶,体倦,大便时
溏。苔白腻,脉滑
健脾燥湿化痰
止咳
二 陈 平胃散 二陈丸橘贝半夏颗粒、蛇胆陈皮胶囊
痰热郁肺 气息粗促,喉中有痰声,痰多质黏色黄,或有腥味,难咳,胸胁胀满,或咳时引痛,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黏,欲饮水。舌红,苔
黄腻,脉滑数。
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清 金 化痰汤 清肺化痰丸、清肺抑火丸复方鲜竹沥
肺阴亏耗 咳嗽日久,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或伴五心烦热,颧红,耳鸣,消瘦,神疲。舌质红,苔少,脉细
滋阴润肺止咳
化痰
沙 参 麦冬汤 养阴清肺膏、二冬膏、
百合固金丸
  1. 喘证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风寒闭肺 喘咳气逆,呼吸急促,痰多色白稀薄而带泡沫,兼头痛鼻塞、无汗、恶寒、发热,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宣肺散寒平喘 麻黄
+华盖散
小青龙胶囊、风 寒 咳 嗽 颗粒、桂龙咳喘
宁胶囊
痰热壅肺 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黏色黄,或夹血痰,伴身热、口渴喜冷饮、咽干、尿赤、便秘。舌质红,苔黄
腻,脉滑数
清热化痰宣肺
平喘
桑白皮 清肺消炎丸、葶贝胶囊
痰浊阻肺 喘而胸满闷塞,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咳吐不利,兼有呕恶食少,口黏。苔白腻,脉滑或濡 祛痰降逆宣肺
平喘
二陈汤+三子养亲 橘红痰咳颗粒祛痰止咳颗粒
肾不纳气 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疲,汗出肢冷,面唇青紫, 或有跗肿, 舌淡苔薄, 脉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
细数
补肾纳气 肾气丸
+参蛤
补金片
 
  1. 肺胀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痰浊
阻肺
胸膺满闷,喘息痰多,色白黏腻或呈
泡沫,畏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
化痰
降气
苏子降
汤+三子养
苏子降气丸理气定喘丸
  力。舌暗苔薄腻或浊腻,脉滑 健脾  
    益肺    
痰热 咳逆,气粗 ,目胀睛突,痰黄或白, 清肺 越婢加 止咳平喘糖
郁肺 难咳,烦躁,口渴,尿赤便干。舌边 化痰 夏汤/桑 浆、清肺消
  尖红,苔黄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降逆 炎丸
    平喘    
肺肾
气虚
胸部膨满,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
怯,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痰白如
补肺
摄纳
平喘固
汤+补
参茸黑锡丸百令胶囊
  沫,咳吐不利,胸闷心慌,形寒汗出, 降气  
  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脉沉细无力 平喘    
  1. 心悸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心脾两虚 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纳呆食
少。舌淡红,脉细弱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归脾汤 人参归脾丸、复方扶芳藤合剂、消疲灵颗粒、益气养血
口服液
阴虚火旺 心悸易惊,心烦失眠,五心烦热,口干,盗汗,思虑劳心则症状加重,伴耳鸣腰酸,舌红少津,苔少
或无,脉细数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 天王补心丸朱砂安神片、宁神补心片、安神补心丸
心阳不振 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面色苍白,形寒肢冷,舌淡苔
白。脉虚弱或沉细无力
温补心阳,安
神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参附
参仙升脉口服液、芪芳强心胶囊、心宝丸
瘀阻心脉 心悸不安,胸闷不舒,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或结或代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桃仁红花煎+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血府逐瘀口服液、七叶神安片、稳心颗 粒、参松养心
胶囊
  1. 胸痹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气虚血瘀 胸痛隐隐,遇劳则发,神疲乏力,气短懒言, 心悸自汗。舌色淡暗,苔薄白,脉弱而涩,或结代 益气活血 , 通脉止痛 补阳还五 参桂胶囊、芪参益气滴丸、心力丸、活心
气滞血瘀 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紫暗,有瘀斑,苔薄,脉弦细 理气活血 , 通脉止痛 血府逐瘀 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 丸、血府逐瘀口服液、银丹心脑通软胶 囊、冠心丹参
滴丸
痰浊痹阻 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体肥胖,遇阴雨天而易发作或加重,伴有纳呆便溏,咳吐痰涎。舌胖大有齿痕,苔腻
或白滑,脉滑
通阳泄浊 , 豁痰宣痹 瓜蒌薤白半夏汤+涤痰汤 血滞通胶囊、降脂通络软胶囊、丹萎片、舒心降脂片
寒凝心脉 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 ,面色苍白。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
脉沉紧或沉细
辛温散寒 , 宣通心阳 枳实薤白桂枝汤+当归四逆 宽胸气雾剂、苏合香丸、神香苏合丸、冠心苏合滴丸
气阴两虚 胸闷隐痛,时作时止,心悸气短,动则益甚,伴倦怠懒言,易汗出,头晕。舌红或淡红,舌体胖且边有齿痕,苔薄白或少,脉细缓或
结代
益气养阴 , 活血通脉 生脉散+人参养荣 益心胶囊、 益心舒胶囊、冠心生脉口服液
  1. 不寐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肝火扰心 急躁易怒,脉弦而数 疏肝泻火 , 镇
心安神
龙胆泻肝 复方罗布麻颗粒、泻肝安神丸
痰热扰心 心烦不寐,胸闷脘痞,泛恶嗳气,
伴口苦,头重,目眩。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化热
痰 , 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 心速宁胶囊、补脑丸、礞石滚痰丸
 
心脾两虚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伴头晕目眩,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淡
苔薄,脉细无力
补益心脾 , 养血安神 归脾汤 北芪五加片、眠安宁口服 液、
脑力静糖浆
心肾不交 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心悸多梦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
脉细数
滋阴降火 , 交通心肾 六味地黄交泰 乌灵胶囊 滋肾宁神丸
心胆气虚 虚烦不眠,触事易惊,终日惕惕,胆怯心悸,伴气短自汗,倦怠乏
力。舌淡,脉弦细
益气镇惊 , 安
神定志
安神定志酸枣
柏子养心丸
  1. 胃痛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寒邪客胃 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喜热饮。舌淡,苔薄白,
脉弦紧
温胃散寒 , 行
气止痛
良附丸 良附丸、安中片、仲景胃灵丸
饮食伤胃 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恶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气后痛减,大便不爽。舌淡
红,苔厚腻,脉滑
消食导滞 , 和胃止痛 保和丸 槟榔四消丸、沉香化滞丸、开胸顺气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犯胃 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 嗳气、矢气则舒,脘闷嗳气,善太息,大便不畅。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疏肝解郁 , 理气止痛 柴胡疏肝 沉香化气丸朴沉化郁丸舒肝健胃丸舒肝和胃丸
调胃舒肝丸
湿热中阻 胃脘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纳呆恶心, 小便黄, 大便难。舌红苔黄腻脉
滑数。
清化湿热 , 理气和胃 清中汤 木香槟榔丸中满分消丸胃痛宁片
胃阴亏耗 胃脘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口干咽燥, 口渴思饮, 五心烦热,消瘦,大便干。舌红少津
脉细数
养阴益胃 , 和中止痛 一贯煎+芍药甘草 胃尔康片 胃乐新颗粒胃安胶囊
阴虚胃痛颗粒
 
脾胃虚寒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甚, 得食痛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 四肢倦怠, 手足不温,大便溏。舌
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温中健脾 , 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 温胃舒胶囊、黄芪健胃膏、胃疡灵颗粒、虚寒胃痛胶囊
  1. 泄泻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寒湿内盛 泄泻清稀, 甚则如水样, 脘闷食少,腹痛肠鸣,或兼见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舌苔
白或白腻,脉濡缓
芳香化湿 , 解表散寒 藿香正气 藿香正气水五苓散
湿热伤中 泻下急迫, 势如水注, 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清热燥湿 , 分利止泻 葛根芩连 肠康片、香连片、泻痢消胶囊、痢必灵片、连蒲双清片、
蒲黄
食滞肠胃 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泻下伴有不消化食物 ,噯腐吞酸。舌淡红苔垢浊或厚腻,脉滑实 消食导滞 , 和中止泻 保和丸 加 味 保 和丸、和中理脾丸、枳实
导滞丸
肝气乘脾 腹中雷鸣,攻窜作痛 ,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而泻,素有
胸胁胀闷。舌质淡脉弦
抑肝扶脾 痛泻要 痛 泻 宁 颗粒、养胃颗粒
脾胃虚弱 大便时溏 ,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大便次数增多,神疲倦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健脾益气 , 化湿止泻 参苓白术 人 参 健 脾丸、补中益
气丸、参苓健脾胃颗粒
肾阳虚衰 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完谷不化,喜暖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温肾健脾 , 固涩止泻 四神丸 四神丸、桂附理中丸、固 本 益 肠片、肠胃宁
 
        润燥丸
气秘 大便干结, 欲便不得出, 胸胁痞
满,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苔薄腻,脉弦
顺气导滞 六磨汤 四磨汤、厚朴排气合剂
冷秘 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苔白腻,脉
弦紧
温里散寒 , 通
便止痛
温脾汤+半硫丸 小建中合剂四磨汤口服
虚秘 大便不干, 虽有便意, 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益气润肠 黄芪 便通胶囊、芪蓉润肠口
服液、便秘通
78.头痛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风寒头痛 头痛连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伴恶风畏寒,受风尤剧。苔薄白,脉浮紧 疏风散寒, 止痛 川芎茶调 川芎茶调颗粒、天麻头痛片、都梁
软胶囊
风热头痛 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面红目赤,舌尖
红,苔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 和
芎芷石膏 清眩片、芎菊上清片
肝阳头痛 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数 平肝潜阳, 息风 天麻钩藤 天麻钩藤颗粒、天麻首乌片、清脑降压片、脑
立清丸
血虚头痛 头痛隐隐,时时昏晕,心悸失眠,面色少华,神疲乏力,遇劳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养血滋阴 , 和络止痛 加味四物 益 血 生 胶囊、养血清脑颗粒、天
麻头痛片
瘀血头痛 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活血化瘀 , 通窍止痛 通窍活血 血府逐瘀口服液、通天口服液、逐瘀通脉胶囊
丹七片
 
  怒。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养肝肾   囊、复方罗布麻
颗粒
气血亏虚 动则加剧, 劳累即发, 面色白,神疲乏力 ,唇甲不华,心
悸少寐,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补益气血 , 调
养心脾
归脾汤 益中生血片, 参茸阿胶、归脾丸
肾精不足 日久不愈,精神萎靡,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舌红
少苔,脉细数
滋养肝肾 , 益精填髓 左归丸 左归丸、古汉养生精
痰湿中阻 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 呕吐痰涎, 食少多
寐。苔白腻,脉濡
化痰祛湿 , 健
脾和胃
半夏白术天麻 半夏天麻丸、眩晕宁颗粒、晕复静片
  1. 胁痛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肝郁气滞 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化而增减,纳少口苦。舌苔薄白,脉弦 疏肝理气 柴胡疏肝 柴胡舒肝丸、四逆散、舒肝止痛丸
肝胆湿热 胁肋重着疼痛或灼热疼痛,口苦口
黏,恶心呕吐,小便黄赤,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清热利湿 龙胆泻肝 龙胆泻肝丸、利胆片、胆石清片
瘀血阻络 胁肋刺痛,痛有定处,痛处拒按,入夜痛甚,胁肋下或见有积块。舌质紫暗,脉沉涩 祛瘀通络 血府逐瘀 和络舒肝胶囊元胡止痛片.肝达康颗粒、血府逐瘀口服
肝络失养 胁肋隐痛,悠悠不休,遇劳加重,口
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细弦而数
养阴柔肝 一贯煎 复方益肝灵片慢肝养阴胶囊
  1. 中风辨证论
8
 
  遂。舌红苔黄,脉弦 血通络   天麻胶囊
气虚血瘀 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紫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益气养血, 化瘀通络 补阳还 脉络通颗粒、软脉灵口服液、脑安颗粒、消栓胶囊、复方地龙
  1. 汗证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肺卫不固 汗出恶风,易于感冒,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
益气固表 玉屏风 玉屏风颗粒、复芪止汗颗粒、虚
汗停颗粒
心血不足 睡则汗出,醒则自止,心悸怔忡,神疲气短,面色少华。舌
淡苔白,脉细
补养心血 归脾汤 归脾丸、健脾生血颗粒、参茸卫
生丸
阴虚火旺 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 两颧色红。舌红少
苔,脉细数
滋阴降火 当归 知柏地黄丸 心脑舒口服液
邪热郁蒸 蒸蒸汗出,汗黏,易使衣服黄染,面赤烘热,烦躁,口苦,小
便黄。苔薄黄,脉弦
清肝泄热 , 化
湿和营
龙胆 龙胆泻肝丸
  1. 消渴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阴虚燥热 消谷善饥,小便频数而多,尿浑而黄,形体消瘦。舌红苔薄
黄,脉滑数
养阴润燥 玉女煎 降糖胶囊、消渴平片、消糖灵胶囊
脾胃气虚 能食与便溏并见, 或饮食减
少。舌淡,苔薄白而干,脉细弱无力
健脾益气 参苓白术 参苓白术散、益津降糖口服液
气阴两虚 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体瘦。舌质淡红,苔白而干,
脉弱
益气健脾 , 生
津止渴
七味白术散, 可合
生脉散
参精止渴丸、参芪降糖胶囊、消
渴丸
肾阴亏虚 尿频量多,浊如膏脂,腰酸膝软, 头晕耳鸣, 多梦遗精, 乏
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滋养肾阴 六味地 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
阴阳
两虚
小便频数,甚则饮一溲一,腰
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
温阳滋
1肾9
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
 
  白少津,脉沉细无力      
  1. 淋证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热淋 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尿
色黄赤,口苦,呕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通淋 八正散 金匮肾气丸、八正胶囊、复肾宁片、分清五淋丸
石淋 尿中夹有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中带血。
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清热利湿排石
通淋
石韦 复 方 金 钱 草 颗粒 、 净 石 灵 胶囊、五淋化石丸
血淋 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舌
尖红,舌苔黄,脉滑数
清热通淋凉血
止血
小蓟 肾炎灵胶囊
气淋 郁怒之后,小便涩滞,淋沥不宣。舌苔薄白,脉弦 理气疏导通淋
利尿
沉香 柴胡舒肝丸
膏淋 小便浑浊,乳白或如米泔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清热利湿分清
泄浊
程氏萆分清饮 前列泰片 萆薢分清丸
劳淋 小便溺痛不甚淋沥不已,时作
时止,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脉细弱
补脾益肾 无比山 前列回春胶囊、男康片
  1. 癃闭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 清利    
膀胱
湿热
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
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
湿热
通利
八正散 八正合剂、清
淋颗粒
  苔黄膩,脉数 小便    
湿热瘀阻 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烦躁口苦。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舌苔黄膩,脉涩 行瘀散结通利
水道
代抵当 癃清片、前列通瘀胶囊、前列通片、癃闭舒胶囊
  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 排出无 温补    
肾阳 力, 面色白, 神气怯弱, 畏寒肢 肾阳 济生肾气 济生肾气丸
衰惫 冷,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淡胖, 化气 金匮肾气丸
  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利水    
 
  1. 水肿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风水相搏 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来
势迅速,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楚,小便不利等。
疏风清
热 , 宣肺行水
越婢加 肾炎解热片
水湿浸渍 全身水肿,下肢明显,按之没指,小
便短少,身体困重,纳呆。苔白腻,脉沉缓。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健脾化
湿 , 通阳利水
五皮散胃苓汤 肾炎消肿片
湿热
壅盛
遍体浮肿,皮肤绷急光亮,胸脘痞
闷,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分利湿
疏凿饮 肾炎灵胶囊肾炎四味片
脾阳虚衰 身肿日久,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纳减便溏,面色不华,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舌淡苔
白腻或白滑,脉沉缓或沉弱
温阳健脾 , 行气利水 实脾饮 肾炎温阳片
肾阳衰微 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按之凹陷不起,腰酸冷痛,四肢厥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
迟无力
温肾助阳 , 化气行水 济生肾丸+ 真武 肾 炎 舒 颗粒、肾炎康复片、肾康宁片
  1. 腰痛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
中成药
  腰部隐隐作痛,酸软无力,劳 补肾壮腰 , 滋补 肾阴; 或温补肾阳 偏肾阴虚, 左归丸,偏肾阳虚, 右归丸  
肾虚腰痛 则加重,卧则减轻,或伴有耳鸣耳聋。偏于肾阴虚者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偏于肾阳虚者, 兼有腰部冷痛, 得热则
舒,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
阴虚:左归丸、鱼镖丸、七宝美丸;阳虚:腰痛片、杜仲补天素片、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
丸、杜仲颗粒
   
瘀血腰痛 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
按,日轻夜重,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活血化
瘀 , 通络止痛
身痛瘀汤 瘀血痹颗粒、舒筋
活血定痛散、腰疼丸、腰痹通胶囊
湿热腰痛 腰部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
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
清热利湿 , 舒
筋止痛
四妙丸 三妙丸、四妙丸、湿热痹颗粒、豨莶
丸、风湿圣药胶囊
 
       
寒湿腰痛 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
静卧不减, 寒冷和阴雨天加重。舌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散寒除
湿 , 温经通络
甘姜术汤 附桂风湿膏、祛风
舒筋丸、狗皮膏、风寒双离拐片
  1. 郁证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肝气郁结 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胁肋胀痛,胸闷嗳气,喜太息,不思饮食。舌
苔薄或膩,脉弦
疏肝解郁 , 理
气畅中
柴胡疏肝 逍遥丸、丹栀逍遥丸、越鞠丸
痰气郁结 精神抑郁,胸部闷塞 ,咽中如有物梗塞,咽之不下,咯之不出。舌
苔白膩,脉弦滑
行气开郁 , 化
痰散结
半夏厚朴 舒肝平胃丸
心神失养 精神恍惚,心神不宁,多疑易惊,悲忧善哭, 喜怒无常, 或手舞足
蹈,骂詈喊叫等。舌质淡,脉弦
甘润缓急 , 养
心安神
甘麦大枣 脑乐静、 脑力静糖浆
心脾两虚 情绪不宁,多思善疑,头晕神疲 ,食少纳呆,面色不华,舌淡苔薄
白,脉细
健脾养心 , 补
益气血
归脾汤 归脾丸
人参归脾丸
  1. 虚劳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气虚 面色白或萎黄,气短懒言,头昏神疲,肢体无力。舌淡苔薄白,脉虚
无力
益 气补虚 四君子 十一味参芪胶囊、参芪十一
味颗粒
血虚 头晕眼花,心悸多梦 ,面色淡黄
或淡白无华,口唇、爪甲色淡,舌质淡,脉细
补 血养肝 四物汤 归芪口服液、
再造生血片、薯蓣丸
阴虚 形体消瘦,口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舌红少津,苔少或无
苔,脉细数
养 阴生津 沙参麦冬 人参固本丸河车大造丸
阳虚 畏寒怕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
舌胖,舌淡,苔白滑,脉沉迟
补 阳
温中
附子理中
补白颗粒
  1. 痹症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行痹 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疼
痛呈游走性,初起可见表证。
祛 风 通
络, 散寒
防风 九味羌活
 
  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除湿    
痛痹 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
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散 寒 通
络, 祛风除湿
乌头汤 风湿定片、寒湿痹颗粒
着痹 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肿胀散漫,肌肤麻木不仁。舌淡,苔白腻脉濡缓 除 湿 通络, 祛风散寒 薏苡仁 寒湿: 风湿痹康胶囊、痹痛宁胶囊
湿 热 : 四 妙丸、湿热痹痛
颗粒
尪痹 日久不愈,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伴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自
汗、盗汗,舌红或淡,脉细数
化 痰 祛瘀, 滋养肝肾 桃红饮 独 活 寄 生 合剂 、 尪 痹 颗粒、天麻丸、
益肾蠲痹丸
  1. 中暑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阳暑 发热汗多,头痛面红,口渴多
饮,溲赤。舌红少津脉洪大
清热生
白虎汤 清暑解毒颗粒、
暑热感冒颗粒
阴暑 发热恶寒,无汗,身重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
脉弦细
解表散寒 , 祛
暑化湿
香薷 湿感冒颗粒、暑症片、藿香正气水
  1. 内伤发热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气虚发热 发热,常在劳累后发作或加剧,倦怠乏力,气短懒言,自汗 ,舌淡,
苔薄白,脉细弱
益 气 健脾 , 甘
温除热
补中益 补中益气丸
阴虚发热 午后潮热, 或夜间发热, 手足心
热, 烦躁, 盗汗, 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脉细数
滋 阴 清热 清骨散 知柏地黄丸
气郁发热 热势常随情绪波动而起伏,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口干而苦,舌红
苔黄,脉弦数
疏 肝 理气 , 解
郁泻热
丹栀逍 丹栀逍遥丸
  午后或夜晚发热,口燥咽干,但      
血瘀
发热
不多饮,肢体或躯干有固定痛处
或肿块,舌质青紫或有瘀点、瘀
活 血 化
血府逐
血府逐瘀汤
  斑,脉弦或涩      
  1. 积聚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肝气郁结 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脉弦 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逍遥散 逍遥丸、木香
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
气滞血阻 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舌苔薄,脉弦 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柴胡疏肝 中 华 肝 灵 胶囊、肝脾康胶囊、阿魏化痞
瘀血内结 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
移,隐痛或刺痛。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
祛瘀软坚扶正健脾 膈下逐瘀
汤、+ 六君子汤
鳖甲煎丸、化癥回生片
正虚邪结 久病体弱,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 肌肉瘦削,神倦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舌质淡紫,
脉细数或弦细
补益气血活血化瘀 八珍汤 和 络 舒 肝 胶囊、慢肝养阴胶囊

第七章 中医外科常见病的辨证论

 
  1. 疖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热毒蕴结 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少则一两个,多则可散发全身;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舌苔黄,脉数 清 热解毒 五味消毒黄连解毒汤 连翘败毒丸、芩连片、清热暗疮片、龙珠软膏、如意金
黄散
湿毒蕴结 局部以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为主,随肿势渐大,脓栓形成或破溃,疼痛加剧,伴有发热口渴、
便干尿黄。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清 热利湿解 毒
透脓
仙方活命透脓 皮 肤 病 血 毒丸、
老鹳草软膏
阴虚内热 疖肿常此愈彼起,不断发生。或散发全身各处,或固定一处,疖肿较大,易转变成有头疽;伴口
干唇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养 阴清热解毒 仙方活命增液 知柏地黄丸
  1. 乳痈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气滞
热壅
乳汁郁积结块,肿胀疼痛;伴
恶寒发热,周身酸楚,口渴,
疏 肝 清
胃 、 通
瓜蒌牛蒡
活血解毒丸、
活血消炎丸
 
  便秘。苔薄,脉数 乳消肿    
热毒炽盛 乳房肿痛加剧, 皮肤掀红灼热, 继之肿块变软, 有应指感,有“传囊”现象;伴壮热不退, 便秘溲赤。舌红苔黄
腻,脉洪数
清 热 解毒 、 托里透脓 五味消毒透脓 牛黄化毒片、九一散
  1. 乳癖辨证论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肝郁痰
多见于青壮年,胀痛或刺痛,症状常随喜怒消长;伴胸闷胁胀,善郁易怒。 疏 肝 解郁 、 化痰散结 逍遥萎贝 乳核散结片、乳疾灵颗粒、乳康片
冲任失
多见于中年。乳房肿块月经前加重,经后缓解;月经失调,量少色淡,或闭经。舌质淡,
苔白,脉沉细
调 摄 冲任 二仙汤四物汤 乳增宁胶囊
  1. 粉刺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肺经
风热
丘疹色红,或有痒痛;伴口渴喜饮,
大便秘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滑
疏 风
清肺
枇杷清肺
化瘀祛斑
胶囊
胃肠湿热 颜面、胸背皮肤油腻, 皮疹红肿疼痛;伴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 热
除 湿解毒
茵陈 消痤丸、金花消痤丸、清热
暗疮片
痰湿瘀滞 皮疹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瘢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或有瘀斑, 苔黄
腻,脉弦滑
除 湿
化 痰
活 血散结
二陈汤+桃红四物 当归苦参
  1. 瘾疹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风寒束表 风团色白, 遇寒加重,得暖则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疏风散寒止痒 桂枝麻黄半汤 荆防颗粒肤痒颗粒
 
风热犯表 风团鲜红, 灼热剧痒,遇热则剧,得冷则减;舌质红,苔薄
白或薄黄,脉浮数
疏风清热止痒 消风散 消风止痒颗粒、荆防止痒颗粒、皮
敏消胶囊
胃肠湿热 风团大片色红,瘙痒剧烈;发疹的同时伴脘腹疼痛, 恶心呕吐, 舌红苔薄白或
黄,脉弦滑数
疏风解表通腑泄热 防风通圣散 防 风 通 圣丸、皮肤病血毒丸、乌蛇止痒丸
血虚风燥 反复发作, 迁延日久, 午后或夜间加剧;伴手足心热。舌
红少津,脉沉细
养血祛风润燥止痒 当归 润燥止痒胶囊
  1. 痔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风伤肠络 大便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清 热
凉 血祛风
凉血地黄 槐角丸、痔疮片、痔康片、参蛇花
痔疮膏
湿热下注 内痔见便血色鲜红,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外痔见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舌红
苔黄腻,脉弦数
清 热
利 湿止血
脏连丸 地 榆 槐 角丸、痔特佳片、消痔软
膏、肛泰栓
气滞血瘀 内痔见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肛缘水肿、血栓形成,触痛明显。外痔见肿物
突起,排便时增大
理 气
祛 风活血
止痛如神 马应龙麝香痔疮膏、痔宁片
脾虚气馅 肛门松弛,痔核脱出须手法复位;伴面白少华,少气懒言,纳少便
溏。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
补 气
升 提举陷
补中益气 补中益气丸补气升提片消痔丸
  1. 阳痿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惊恐伤肾 阳痿伴心悸易惊,胆怯多
疑,夜多噩梦,常有被惊吓史。
益肾宁神 启阳娱 滋肾宁神口服液、补肾安神口服液
心脾
两虚
阳痿伴心悸,失眠多梦,
神疲乏力,面色无华,食
补益
心脾
26
归脾汤 人参归脾丸、刺五加脑灵液、强力脑清素
 
  少纳呆,腹胀便溏。    
肾阳不足 阳事不举伴神疲倦怠,形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长。 温肾助阳 右归丸 益肾灵颗粒、强龙益肾胶囊、海龙蛤蚧口服液、蚕蛾公补片、
健阳片
肝郁不舒 阳事不兴伴心情抑郁,胸
胁胀满,善太息。舌苔薄白,脉弦
疏肝解郁 逍遥散 疏肝益阳胶囊、( 加味) 逍遥丸、解郁安神颗粒、舒眠胶囊
  1. 男性不育症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肾虚精亏 阳痿不举伴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健忘恍惚,发脱齿摇 补肾填精 大补元煎+五子宗丸。阳虚重匮肾气丸+五子丸;阴虚重者左
归丸+五子衍宗丸
五子衍宗丸、还 精 煎 口 服液、麒麟丸、补肾康乐胶囊
肝郁气滞 性欲低下或性交时不能射精;伴心情抑郁,胸胁胀
痛。舌淡红,苔薄,脉弦
疏肝解郁 柴胡疏肝散 柴胡舒肝丸
湿热下注 阳事不兴或勃起不坚,伴小腹急满,小便短赤。舌
苔薄黄,脉弦滑
清热利湿 程氏萆薢分清 黄精赞育胶囊
  1. 跌打损伤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气滞血瘀 患部剧烈疼痛,腰部的俯、仰、转侧均感困难,若因挫伤引起,则局部肿胀、压痛均较明
显。舌质偏暗或有瘀斑
初期: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后期:舒筋活血,补益调治 初期顺气活血汤;后期疏风养血汤或
舒筋活血
活血止痛散、舒筋活血定痛散、跌打片、腰痛丸
瘀血阻络 伤后疼痛,常因运动时间长久后伤处附近关节疼痛,乏力,酸软,夜间较重。舌质紫, 苔
白,脉涩弦
活血止痛,舒筋活络 身痛逐瘀桃红 伸筋丹胶囊、沈阳红药、愈伤灵胶囊
风寒湿瘀 多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外
伤史,多发为隐痛,往往与腰部劳累或天气变
祛风除湿,温经通络 独活寄生
补肾壮筋汤
独活寄生合剂虎力散
痹祺胶囊
 

第八章 中医妇科常见病的辨证论

  1. 月经先期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脾气虚证 周期提前,经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乏力,气短懒言,
纳少便溏
补脾益气摄血调经 补中益气归脾
人 参 归 脾丸、当归
肾气虚证 周期提前,色淡暗质清稀;腰膝酸软, 头晕耳鸣, 面色晦
暗。舌淡暗,
补益肾气固冲调经 固阴煎归肾丸 女金丹丸
  周期提前,经色深红或紫红质      
肝郁
血热
稠,经行不畅,或胸闷胁胀,
或乳房胀痛,或心烦易怒,口
疏肝清热
凉血调经
丹栀逍遥
丹栀逍遥丸
  苦咽干。脉弦数      
  1. 月经后期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肾虚 周期延后, 量少色暗淡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脉
沉细
补 肾
养 血
调经
归肾丸 春血安胶囊、天紫红女金胶囊
血虚 周期延后, 量少色淡红质清
稀,头晕眼花,心悸少寐,皮肤不润,面色苍白或萎黄。
补 血
益 气调经
大补元 复方益母草膏、四物益母丸
气滞 周期延后,色暗有血块,小腹胀痛;胸胁乳房胀痛。脉弦或
弦数
理 气
行 滞调经
乌药 益 母 丸 、 得 生丸、调经丸、调
经活血片
痰湿 周期延后, 量少色淡红质黏稠;头晕体胖,心悸气短,脘闷恶心,口腻多痰,舌淡胖,
苔白腻,脉滑
燥 湿
化 痰
活 血调经
芎归二 二陈丸
  1. 月经前后不定期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肾虚 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暗,质稀
薄;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
补肾
调经
固阴煎 鹿胎胶囊
肝郁 经来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
28
疏肝 逍遥散 妇科调经片、
 
  暗红或紫红,有血块,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时叹息,
嗳气食少。脉弦
理气调经   妇科十味片香附
脾虚 经来先后无定,经量多,色淡质稀,神倦乏力,脘腹胀满,纳呆食少 补脾益气养血
调经
归脾汤 归脾丸、薯蓣丸
  1. 月经过少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肾虚 量少, 色淡暗; 伴面容憔悴,头晕耳鸣,腰骶酸软,
小腹凉,夜尿多
补肾益精养血
调经
归肾丸 妇宁康片、调经促孕丸、巴戟口
服液
气血亏虚 量少,色淡红质稀薄,伴面色萎黄,头晕眼花,心悸气短,小腹绵绵作痛。 补气养血和血调经 滋血汤 驴胶补血颗粒、八珍益母丸、十二乌鸡白凤丸
养血当归糖浆
痰湿 量少,色淡红质黏稠;形体肥胖, 胸脘满闷, 倦怠乏
力,舌胖有齿痕,苔白腻
运脾化痰和血
调经
六君子加归芎汤 益母丸、二陈丸
血瘀 经血减少,色暗红,或夹有小血块;小腹胀痛不适,经行后痛减,或伴胸胁胀痛腰骶疼痛,舌紫暗,有瘀斑或
瘀点,脉沉涩或沉弦
活血化瘀, 养血调经 桃红四 益母草颗粒、 复方益母草膏、调经活血片、加味八珍益母膏
  1. 月经过多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气虚 量多,色淡红质清稀;神疲
肢倦, 气短懒言, 小腹空坠,面色白。
补气升
阳安冲摄血
举元煎 当归丸、益气养
元颗粒、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
血热 量多,经色鲜红或深红,有光泽,质稠黏;伴心烦,身热面赤,大便干小便黄,舌
红绛,苔黄,脉滑数
清热凉血固冲止血 保阴煎 宫血宁胶囊、 断血流片、止血灵胶囊
血瘀 量多,经色紫黑,多血块;
舌质紫暗, 或有瘀斑、瘀点,脉涩或细弦
活血化
瘀理冲止血
29
失笑散 宫血停颗粒、坤宁口服液、宫宁颗粒
 
  1. 痛经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气滞血瘀 胀痛量少,行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块下则痛减;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
暗或有瘀点,脉弦
理气行滞, 化瘀止痛 膈下逐 调经丸、元胡止痛片、益母丸、舒尔经颗粒
寒凝血瘀 小腹冷痛,得热则舒,量少色紫暗有块 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
少腹逐 温经丸、少腹逐瘀丸、妇科万应膏
湿热瘀阻 小腹灼热胀痛拒按,经色暗红质稠有块; 或伴经前低热,小便黄赤。舌紫红,苔
黄而腻,脉滑数或涩
清热除湿, 化瘀止痛 清热调 当归芍药颗粒、潮安胶囊
气血虚弱 小腹隐痛拒按,月经量少,
色淡,质清稀;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神疲乏力
益气养
血, 调经止痛
圣愈汤 妇女养血丸、参
茸白凤丸、八宝坤顺丸
肝肾亏虚 小腹绵绵作痛,量少暗淡质稀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益肾养肝, 缓
急止痛
调肝 安坤赞育丸、复方乌鸡口服液
  1. 崩漏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气血两虚 出血量多或淋沥不尽,血色淡薄,面色无华,气短懒言,食欲不振 补脾摄血,引血归经 归脾汤当归、茯神、远志党参茜草、乌贼骨、仙鹤草 定坤丹、乌鸡白凤丸、养血饮口服液
脾不统血 出血量多,日久而止,气短神疲,面色白,大
便溏。
健脾补气,养
血调经
固本止崩汤
升麻山药
大枣、乌贼
人参归脾丸、阿胶三宝膏、
山东阿胶
肝肾不足 月经非时而下,或月经先期,经期延长,经血暗红量少而淋沥不畅,咽干颧红,心烦潮热,
腰膝酸软
滋补肝肾
止血调经
30
左归丸+二至
黄芩、夏枯 草、仙鹤草、制首乌
妇科止血灵 片、安坤赞育丸、春血安胶囊
 
瘀血阻络 经血非时而下,量时多时少或淋沥不尽,或停数月突然崩中,继之漏下,经血暗有血块,舌
紫暗或尖边有瘀点
活血化瘀
固冲止血
逐瘀止血汤将军斩关汤 宫血停颗粒、四物胶囊、茜芷胶囊
  1. 绝经前后诸证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月经紊乱,心烦易怒,懊恼不安,     更年安片
阴虚 坐卧不宁,哭笑无常,夜卧多梦善 滋养降 百合 更年宁心胶
火旺 惊,口干渴饮,尿黄便燥。舌质 火宁神 囊、灵莲花
  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     颗粒
  腰脊冷痛,肢软无力,神疲体倦,      
脾肾阳虚 或浮肿便溏,或纳差腹胀,或带下量多,色白清稀,甚者畏寒肢冷,
面色白,舌淡嫩,苔白润,脉细弱
温肾健脾强筋
壮骨
右归丸四君子汤 龙凤宝胶囊
  无力      
肝郁肾虚 阵发性烘热汗出,腰膝酸软,烦躁易怒,情绪异常,头晕耳鸣,乳房胀痛,月经紊乱,或胸闷善太息。
舌淡红或偏暗,苔薄白,脉弦细
滋肾养阴疏肝解郁 一贯煎+逍遥散 女珍颗粒、坤宝丸
  1. 带下过多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脾虚湿盛 带下量多,质稀薄,或如涕如唾绵
绵不断,无臭;四肢倦怠,脘胁不舒纳少便溏
健脾益
气, 升阳除湿
完带汤 除 湿 白 带
丸、妇科白带膏
肾阳亏虚 带下量多,质清稀如水;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腹冷感,小便清
长,或夜尿多
温肾培元, 固
涩止带
内补丸 金樱子膏、参茸卫生丸
湿热下注 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性,质黏,有臭气,或带下色白质黏呈豆渣样,外阴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清热利湿, 解毒杀虫 止带方 妇 炎 净 胶囊、妇炎康片、盆炎净颗粒、宫炎
平片
 

第九章  中医儿科五官科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1. 积滞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乳食内积 暧腐酸溲,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或便秘,指纹紫滞 消乳化食和中
导滞
乳积用乳丸、食积用保和
保和丸小儿消食片小儿化食丸、大山
楂丸、四磨汤
脾虚夹积 面色萎黄,形体消瘦,腹满喜按,大便溏稀酸腥,夹有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或指纹淡滞 健脾助运消食
化滞
健脾丸 健胃消食片、小儿胃宝丸
  1. 厌食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脾失健运 食欲不振,伴胸脘痞闷,暖气泛恶,偶多食则脘腹饱胀,大便不
调,形体尚可,精神如常。
调和脾胃运脾
开胃
不换金气散 健儿消食口服液、复方
消食茶
脾胃气虚 不思进食,食不知味,神倦多汗,大便溏薄夹不消化食物,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肢倦乏力,脉缓无
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异功散 参 苓 白 术散 、 启 脾丸、
脾胃阴虚 不思饮食,食多饮少,皮肤失润,大便偏干,小便短黄,手足心热,
舌红少津,脉细数
滋脾养胃佐以
助运
养胃增 儿宝颗粒
  1. 鼻渊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风热蕴肺 鼻塞,涕黄稠而量多,可伴头 痛、发热、汗出、胸闷、咳嗽、痰多。舌红,苔黄,脉浮数 祛风清热宣窍 泻白散+辛夷清肺 利鼻片、鼻渊通窍颗 粒、鼻渊 片、鼻舒适
胆经郁热 脓涕量多,色黄绿或有臭味,鼻塞重。伴头痛较剧,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脉弦数
32
清胆泄热通窍 龙胆泻肝 鼻渊舒胶 囊、霍胆 丸、胆香鼻
炎片
 
  1. 口疮辨证论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心脾积热 口腔黏膜溃疡,灼痛明显,常因过食煎炒辛辣或少寐而发,小便黄大便秘结;检查见口腔黏膜表
面有黄白色假膜,
清 心 泻脾 , 消肿止痛 凉膈散 牛 黄 清 胃丸、导赤丸
脾肾阳虚 疼痛较轻,久难愈合,伴倦怠乏
力,腰膝或少腹以下冷痛,小便清;检查见口疮色白或暗,
温 肾 健
脾 , 化湿敛疮
附子
+ 金 匮肾气丸
附 子 理 中
丸、金匮肾气丸
  1. 咽喉肿痛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风热外袭 咽部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剧;伴见发热恶风,咳嗽痰黄。舌红苔黄,脉浮数 疏 风 清热 , 消肿利咽 疏风清 清 咽 利 膈丸、金嗓开音丸、复方
鱼腥草
火毒上攻 咽喉疼痛红肿,吞咽困难,咽部红肿明显,伴发热,口渴喜饮,头痛剧烈, 小便短赤, 大便秘
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泄 热 解毒 , 利咽消肿 清膈利 板 蓝 根 颗粒、六神丸
虚火上炎 眼部干燥,微痛,干痒,灼热,有异物感;或伴颧红潮热,耳鸣多梦,舌红,苔少,脉细数 滋 阴 降火 , 清肺利咽 养阴清汤、知地黄丸 知 柏 地 黄丸、金参润喉合剂、玄
麦甘桔含片
 
  1. 耳鸣耳聋辨证论治
 
证型 症状 治法 基础方剂 中成药
风热侵袭 耳鸣耳聋突然发生,如吹风音,昼
夜不停,耳部胀闷,伴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痒咳嗽
疏 风 清
热 , 宣肺利窍
银翘散 银翘散
肝火上扰 耳鸣耳聋突然发生,如闻潮声,或如雷鸣,随情绪而波动,伴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脉弦数
33
清 肝 泻火 , 开郁通窍 龙胆 龙 胆 泻 肝丸、通窍耳聋丸、泻青
 
肾精亏损 耳鸣耳聋久发,耳鸣如蝉,昼夜不息,安静时尤甚,听力逐渐下降,
伴腰膝酸软
补 肾 填精 , 滋
耳复聪
耳聋左 耳聋左慈丸
脾胃虚弱 耳鸣或耳聋日久,耳鸣声低,每遇疲劳加重, 伴倦怠乏力, 头晕目眩,纳差便溏 健 脾 益气 , 聪耳通窍 益气聪 补中益气丸
 

第十一章 中药调剂与贮藏养

  产地类:怀山药三七阿胶白芍广藿香、枳壳(地方的简称)  
18 品质类:明天麻、子黄芩、左牡蛎、左秦艽、金毛狗脊、鹅枳实、马蹄决明、九孔决明 处方的常用术语
  采时、新陈类:茵陈陈皮、嫩桂枝、鲜芦根  
  颜色、气味类:紫丹参、香白芷苦杏仁  
19 每张中成药处方不得超过 5 药品
中药注射剂单独开具处方
处方审核
  清炒品:谷、麦、(苍耳子牛蒡子、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蔓荆子)、酸枣王不留行  
  麸炒:白术僵蚕  
20 炮制天南星何首乌、(草乌、川乌附子)、吴茱萸远志厚朴 处方应付
  烫制:龟甲鳖甲穿山甲(烫三甲) 实例
  炭制:干漆炮姜地榆侧柏叶蒲黄  
  醋制:延胡索;蜜制:马兜铃、枇杷  
  盐制:补骨脂、益智  
21 黄酒送服:大活络丹、牛黄丸、跌打丸、七厘散姜汤送服:附子理中丸、藿香正气丸
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
34
中成药的内服用法
 
  芦根汤:银翘解毒丸;清茶送服:川芎茶调散 米汤送服:四神丸、更衣丸;焦三仙煎汤:至宝锭生姜大枣汤:外感风寒、脾胃虚寒呕吐泄泻
黄酒、白酒:三七粉、三七伤药片、云南白药、腰痛宁
蜂蜜:麻仁丸
 
  十八反  
  乌头(川乌、草乌、附子)反半夏、瓜蒌(瓜蒌、瓜蒌  
  皮、瓜蒌子、天花粉)、贝母(川贝母浙贝母)、白  
122 蔹、白及  
  甘草海藻京大戟甘遂、芫花;  
  藜芦反(丹参南沙参人参玄参苦参)、细辛  
  芍药(白芍赤芍  
    配伍禁忌
  十九畏
  硫黄芒硝---流氓;水银畏砒霜---淫痞  
  狼毒畏密陀僧---狼与和尚的事;巴豆牵牛子---牵牛  
123 娃爱吃巴豆  
  川乌、草乌畏犀角---乌角(屋角);芒硝畏三棱---小  
   
  肉桂畏石脂---肉对应脂肪;人参五灵脂  
24 阿魏、洋金花、天仙子、千金子牵牛子川乌、草乌、附子
大戟、三棱甘遂、芫花、巴豆
麝香马兜铃马钱子土鳖虫斑蝥水蛭蜈蚣商陆、丁公藤
妊娠禁用药
25 体虚多汗忌用发汗药(麻黄);阳虚里寒者忌用寒凉药阴虚内热者慎用苦寒清热药
脾胃虚寒、大便稀溏者忌用苦寒、泻下药
阴虚津亏者忌用淡渗利湿药
证候禁忌
 
 
  火热内炽,阴虚火旺者忌用温热药月经过多或崩漏者忌用破血逐瘀药脱证神昏者忌用香窜开窍药;
邪实而正不虚者忌用补虚药表邪未解者忌用固表止汗药湿热泻痢者忌用涩肠止泻药高血压、失眠患者慎用麻黄湿盛胀满、水肿者忌用甘草
肝功能障碍者忌用黄药子肾病患者忌用马兜铃麻疹已透及阴虚火旺者忌用升麻
哺乳期妇女不宜大量使用麦芽
 
26 中药注射剂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通道中西注射剂联用,尽可能选择不同的给药途径
中西注射剂联用,必须同一途径用药时,应分开使用
中成药的用药宜忌
27 先煎:
1、矿物、动物骨甲 2、有毒饮片:川乌生草乌附子
特殊煎药方法
后下:
1、气味芳香类:降、沉、鱼草、砂仁白豆蔻
2、有效成份久煎易被破坏:(大黄番泻叶)、钩藤苦杏仁徐长卿
包煎:
1、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车前子葶苈子
2、富含绒毛的饮片:旋覆花枇杷叶
3、花粉等微小饮片:海金沙、蛤粉、蒲黄六一散
烊化:主要是一些胶类中药,如阿胶
 
 
  另煎: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西红花羚羊角水牛角  
冲服:(羚羊角鹿茸)、(蕲蛇、金钱白花蛇)、紫河车三七
28 用量一般 3~6g,不宜常服。儿童禁用
处方保存三年备查;不准生用,严禁单味零售 凭医生处方使用;禁止在中药材市场销售罂粟壳专柜、专锁、专账、专人管理
罂粟壳
29 一般药、健胃药、刺激胃肠药饭后服,滋补药饭前服;
驱虫、泻下药空腹服;安眠药睡前服;
抗疟药发作前 1-2 小时服用
汤剂服药时间
30 高层:质地较轻且用量较少的药物,如月季花、白梅 花、佛手花、玫瑰花、代代花、厚朴花、密蒙花谷精草木贼五加皮千年健地骨皮络石藤、青风 藤、海风藤
中上层:常用药物,如黄芪党参甘草当归白芍川芎黄芩黄连黄柏金银花连翘板蓝根陈皮枳壳枳实附子干姜肉桂苦杏仁桔梗桑白皮天麻钩藤蒺藜
较下层:质地沉重的矿石、化石、贝壳类和易污染的
(如炭药)药物;磁石赭石、紫石英、龙骨(齿)、牡蛎藕节炭、茅根炭、地榆
最底层:质地松泡且用量较大的药物:芦根与茅根、茵陈金钱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灯心草通草竹茹丝瓜络薄荷桑叶、荷叶与荷梗。
斗谱编排
 
 
31 可同放于一个药斗(药对):如麻黄桂枝酸枣仁远志射干、北豆根;党参黄芪桃仁红花;杜 仲、续断陈皮青皮泽泻猪苓山药薏苡仁板蓝根大青叶辛夷苍耳子火麻仁郁李仁羌活独活苍术白术麦冬天冬川乌、草乌;知母浙贝母蒲公英紫花地丁萹蓄瞿麦;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小茴香、橘核。
不可同放一斗
配伍禁忌的药(十八反、十九畏)
性状相似蒲黄海金沙紫苏子与菟丝子山药天花粉,杏仁与桃仁厚朴与海桐皮,荆芥紫苏叶,大蓟小蓟,炙甘草与炙黄芪当归独活,制南星与象贝(浙贝),熟地与黄精知母玉竹蛇床子地肤子玫瑰花月季花血余炭干漆炭,韭菜子与葱 子。
药名相近附子附子藜芦与漏芦,天葵子与冬葵子
同一植物来源但不同部位入药且功效不同麻黄麻黄
需特殊存放
宜存放在加盖的瓷罐中熟地黄龙眼肉青黛、玄明粉、松花粉、生蒲黄乳香面、没药面、儿茶面、血竭面(粉末表面积大,易吸湿)。
有恶劣气味不能与其他药物在同一斗中:阿魏、鸡矢藤。
贵细:牛黄麝香、西红花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珍珠冬虫夏草、海龙、海马
斗谱排
32 1、虫蛀白芷北沙参薏苡仁柴胡大黄鸡内金当归独活
2、霉变牛膝天冬马齿苋菊花蕲蛇五味子人参当归独活紫菀
3、泛油当归独活苍术(挥发油);柏子仁、桃、杏(脂肪油);黄精麦冬天冬、熟地、牛膝
(含糖)
4、气味散失肉桂沉香豆蔻
饮片常见的变质现象
 
 
  5、风化硼砂
6、潮解
7、粘连:鹿角胶、龟甲胶;没药乳香(植物胶);芦荟、阿魏
 
33 凉暗处:避光并不超过 20℃;常温:10~30℃
阴凉处:≤20℃冷处:2~10℃
胶囊剂、栓剂:贮存温度不宜超过 30℃
贮藏的要求
34 人参细辛同贮(人生要细心);片与灯草同贮(冰心)
牡丹皮泽泻山药同贮(要担责任,六味地黄丸组成;
绿豆同贮(绿豆沙)
红花冬虫夏草同贮(冬天的虫子藏起来);
蚧与椒、茱萸或荜澄同贮(无花的茄子割掉)蕲蛇、白花蛇与花椒大蒜同贮(两条大花蛇)
土鳖虫大蒜同贮(大土鳖)
对抗贮存法

第十二章 中药的合理应用

35 脾肾阳虚五更泻:四神丸 + 附子理中丸
气血亏虚之心悸失眠:人参养荣丸 + 归丸 肝肾亏虚之高血压:脑立清胶囊 + 六味地黄丸
功效相似
36 二陈丸燥湿化痰为主药,辅以平胃散,可增强燥湿化痰的作用。
乌鸡白凤丸养血调经为主药,辅以香砂六君子丸可增强疗效。
功效不同一主一辅
 
 
37 金匮肾气丸燥热易损阴液 + 麦味地黄丸、生脉散以减低其燥烈之性
四君子丸消除舟车丸的峻烈之性,从而不伤正气
消除副作用
138 艾附暖宫丸+十香暖脐膏;六神丸+冰硼散 内外联合
39 以下二者含“十八反”药味,不宜联用
附子:天丸、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尪冲剂和川贝枇杷露、蛇胆川贝液和含半夏通宣理肺丸
中成药联用的配伍禁忌
40 以下二者含“十九畏”药味,不宜联用 含郁金:利排石片、宁片、乐胶囊
丁香:六应丸、苏合丸、紫散、纯阳气丸、济丸
41 以下二者含“十八反”药味,不宜联用
通口服液、消瘰疬丸(海藻),祛痰止咳颗粒
甘遂
橘红痰咳颗粒、通宣理肺丸、镇咳宁胶囊(甘草
42 活络丹与天丸合用,两者均含
朱砂安神丸与天王补心丸合用,两者均含朱砂复方丹参滴丸和速效救心丸,两者均含有冰片
含有毒药物不宜联用
43 附子理中丸牛黄解毒片、黄连上清丸
金匮肾气丸与牛黄解毒片
不同功效药物联用禁忌
44 麻黄的中成药忌与以下药物合用
降血压中成药:复方罗布麻片、降压片、珍菊降压片、牛黄降压片
扩张冠脉中成药:速效救丸、活丹、宝丸、益丸、滋阴液、山海丹
药物相互作用
45 朱砂的中成药,如磁朱丸、更衣丸安宫牛黄
与含溴、碘制剂(如消五海丸、内消疠丸)长期同服,会导致药源性肠炎
 
 
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46 1、黄连黄柏+呋喃唑酮、磺胺甲基异噁唑、四环素,协同治疗细菌性腹泻
2、白芍冰片甘草+丙谷胺,协同治疗消化性溃疡
3、甘草+氢化可的松,协同抗炎、抗变态
4、丹参黄芪+能量合剂,提高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5、丹参注射液+间羟胺(阿拉明),多巴胺,加强升压作用、减少升压药的依赖性
6、丹参注射液、生脉散+莨菪碱,治疗窦房结综合征
7、复方丹参注射液+门冬氨酸钾注射液,治疗慢性重度肝炎
8、枳实+庆大霉素,提高后者抗感染作用
9、茵陈蒿汤、大柴胡汤+西药利胆药,加强治疗
10、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西药三联或四联疗法,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11、小青龙汤+激素--小儿轻中度急性哮喘
协同增效
(见到丹 参,协同增效)
47 1、甘草+呋喃唑酮,合用治疗肾炎,可防止胃肠道反应
2、氯氮平+石麦汤,消除不良反应流涎
3、姜半夏茯苓白及+ 碳酸锂,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4、海螵蛸白及粉+抗肿瘤药氟尿嘧啶与环磷酰胺,降低胃肠道反应
降低毒副反应
48 1、苓桂术甘汤+西泮,地西泮用量减少,还可消除嗜睡不良反应
2、五酯胶囊+他克莫司胶囊,提高血药浓度,保肝降酶
减少剂量
中西药联用的药物相互作
 
 
  影响药物透过生物膜吸  
  1、含鞣质(大黄虎杖五倍子石榴皮牛黄解毒片、麻仁丸、七厘散) + 红霉素、利福平士的宁 2、蒲黄、荷叶炭、煅瓦楞子+生物碱、制剂
3、含果胶的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丸、茱萸 + 林可霉素
 
  4、含槲皮素+碳酸钙、氢氧化铝、四环素、大环内酯类  
  5、含炭类中药(槐角丸)+磺胺类抗生素  
  6、含朱砂类中药+溴化物西药  
149 7、含雄黄中药+亚硝酸盐类西药 影响吸收
  8、山楂乌梅+氨茶碱、碳酸氢钠  
  9、硼砂、煅牡蛎+阿司匹林  
  影响药物在胃肠道的稳  
  1、四环素类抗生素金属离子中药(石膏赤石脂滑石自然铜海螵蛸、明矾、牛黄解毒片)螯合反应  
  2、含生物碱中药(麻黄洋金花、颠茄、曼陀罗、莨菪)红霉素、洋地黄类强心苷(红羊新生物,生命不稳定)  
50 1、碱性中药(女金丹、硼砂、红灵散、痧气散)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增加耳毒性。
2、银杏叶制剂 + 地高辛→造成中毒性肝炎
3、鞣质类中药 + 磺胺类药物
4、含香豆素类(独活白芷羌活)+降糖药甲苯磺丁脲--引起低血糖
5、丹参黄连黄柏+华法林--引发风险
6、麝香、苏和香、冰片等开窍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提高药物透过血脑屏障
影响分布
 
 
51 酶促反应找酒
1、醇+利福平、二甲双胍、胰岛素、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安乃近
2、醇+阿米替林、盐酸氯米帕明、丙咪嗉、及多塞平
3、甘草五味子+苯巴比妥、华法林--代谢加快,药效减弱
4、丹参制剂+氯沙坦--降低降压作用
5、黄芪颗粒、注射液+普萘洛尔、硝苯地平
6、银杏叶提取物+氯沙坦
影响代谢
酶抑反应找酶、麻黄
1、鞣质 + 淀粉、蛋白、胰、乳
2、含麻黄的中成药(千柏鼻炎片、蛤蚧丸、通宣理肺丸、大活络丹)+ 异烟、呋喃酮、丙卡巴、司来吉米
3、白芷当归+地西泮、硝苯地平,使代谢减慢,药效增强
4、含乌头类中药+美托洛尔、氯沙坦
5、丹参+华法林,增强药效
52 增加排
1、碱性中药(如煅牡蛎、煅龙骨、乌贝散、女金丹、红灵散、痧气散、陈香露白露片)+ 酸化药物(诺氟沙星、呋喃妥因、吲哚美辛、头孢类抗生素)
2、霉素 + 山楂制剂
3、冰硼散+青霉素、磺胺类药物
4、有机酸中药(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贞子+ 碱性药物(如氢氧化、氢氧化、碳酸、碳酸氢、枸橼酸、氨茶糖苷类
影响排泄
 
 
  减少排
1、有机酸成分的中药(乌梅山茱萸陈皮木瓜川芎青皮山楂女贞子+ 磺胺类(利福平、大环内酯类、阿司匹林)
2、含有机酸中药+利福平、阿司匹林--增加肾毒副作用。
3、灯盏花素+阿托伐他汀--产生肌肉毒性
4、生山楂+呋喃妥因--疗效增加
 
在药效学上的相互作用
53 1、香连丸甲氧苄啶→抗菌活性增强 16 倍
2、妇科千金片云南白药六味地黄丸桂枝茯苓
+甲硝唑治疗妇科、口腔、皮肤科,提高治愈率 3、黄葵胶囊+RAS 系统阻滞剂--提高临床缓解率
4、清燥救肺汤+孟鲁司特钠--协同增效,降低过敏反应
协同作用
54 1、六神丸救心+ 洋地黄、地高辛→强心苷叠加,引起心脏中毒
2、荆芥麻黄生姜及其制剂(防风通圣丸)+ 阿司匹林、安乃近→发汗太过,产生虚脱
3.丹参红花、丹红、刺五加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疏血通注射液+华法林--抗凝作用增强
产生毒副作用
55 1、甘草鹿茸人参鹿茸丸、全鹿丸)+胰岛素、甲苯磺丁脲、格列本脲
2、麻黄及含麻黄碱的中成药(止咳喘膏、通宣理肺丸防风通圣丸、大活络丸、人参再造丸)+ 复方降压片、帕吉林等降压药
2、麻黄及含麻黄碱的中成药 + 氯丙嗪、苯巴比妥等镇静用药物
拮抗作用
56 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的:速感康、速感宁、感冒清、感冒灵、感冒安、感特灵、治感佳、复方感冒片、维 C 银翘片(感叹!维 C 是治感冒佳品)
只含对乙酰氨基酚:强力感冒片、新复方大青叶片、
含西药的中成药
 
 
  抗感灵(心里抗议)
只含马来酸氯苯那敏:重感冒灵、金羚感冒片、贯黄感冒颗粒(观众感冒,看金陵十三钗犯困)
含对乙酰氨基酚(除感冒药外):腰息痛、复方小儿退热栓、临江风药,有肾毒性、肝毒性
含马来酸氯苯那敏(除感冒药外)海珠喘息定、芒果止咳片、咳特灵、骨友灵贴膏、鼻炎药(鼻舒适、鼻炎康、康乐鼻炎片、苍鹅鼻炎片)。有嗜睡、疲劳乏力副作用,不得驾车、登高、操作机器
含格列本脲消渴丸、消糖灵胶囊,过量易致低血糖,磺胺过敏、白细胞减少者禁用
麻黄(安嗽糖浆、苏菲咳糖浆、舒肺糖浆、散痰宁糖浆、天一止咳糖浆、镇咳宁糖浆、消咳宁片、良园枇杷叶膏、痰咳清片)(记忆:小镇苏菲咳三天,安嗽舒肺麻黄碱,鼻通痰清吃凉皮)兴奋中枢神经,甲亢、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禁用
含吲哚美辛:新癀片、盆炎清栓,溃疡病、哮喘、精神病患者禁用
含氢氯噻嗪:脉君安片、珍菊降压片(可乐定)、溃疡宁片,会导致低血钾,肝肾疾病、糖尿病不宜
含安乃近:重感冒灵片,血液病毒性,阿司匹林过敏禁用
 

第十三章 中药用药安全

57 选择合适的用药剂量    1、一般应从“最小剂量”开始
2、甘草 1~3g 能调和药性,5~15g 能益气养心;大量服用或小量长期使用,患者可出现水肿、低血钾、血压升高等;
3、大黄用量 1~5g 泻下,小剂量 0.05~0.3g 收敛而便秘
4、苏木量小和血,量大破血。
5、长期使用含马兜铃制剂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
45
老年人的中药应用
 
 
  6、长期使用黄花夹竹桃,会发生洋地黄样蓄积中毒
7、长期泡服胖大海,易致大便溏泻、饮食减少、脘腹痞闷
8、长期服用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会出现慢性中毒
 
58 阴虚者选用生脉饮;阳虚者选用龟龄集
肾虚者选用六味地黄丸;心脾两虚着选用人参归脾丸
59 熟悉药品,恰当选择应用
增加毒性麝香保心丸(蟾酥×地高辛(强心苷);
间隔 1 小时服用复方丹参片、银杏叶制剂(黄酮类)× 抗酸类(法莫替丁)
需增加剂量:培元通脑、益心通脉、活血通脉(甘 草、参茸促糖生成)×降糖药(二甲双胍、消渴丸、阿卡波糖、胰岛素)
增大不良反应:甘草鹿茸×阿司匹林(损害胃黏膜)
老年人合理应用中药的原则
60 用药及时,用量宜轻;宜用轻清之品;不宜滥用滋补之品
宜佐健脾和胃之品;宜佐凉肝定惊之品:钩藤蝉蜕僵蚕地龙
婴幼儿患者的中药应用
61 对肾功能有影响的植物类中药
1、生物碱类:雷公藤益母草草乌、蓖麻子、麻黄、北豆根
2、马兜铃酸: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
肾功能不全的中药应用
62 对肾功能有影响的矿物类中药 1、含砷类:砒石、砒霜、雄黄
相关中成药:牛黄解毒片、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六神丸(均含雄黄
2、含汞类:朱砂、升汞、轻粉、红粉
 
 
  相关中成药: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 丸、天王补心丹(均含朱砂)、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大活络丹等。  
63 对肝功能有影响的植物类中药 1、生物碱类:千里光
2、苷类:三七、商陆、黄药子
3、毒蛋白类:如苍耳子、蓖麻子
4、萜与内酯类:有川楝子、黄药子、艾叶
5、鞣质类:五倍子诃子石榴皮
肝功能不全的中药应用
64 对肝功能有影响的矿物类中药
含汞矿物药主要有朱砂、银朱、红粉、轻粉含砷矿物药:砒石雄黄、代赭石
含铅矿物药:铅丹、密陀僧
65 1、含乌头类药物的中成药:追风丸、追风透骨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小金丸、风湿骨痛胶囊、祛风止痛片、祛风舒筋丸、正天丸右归丸
2、中毒表现:口舌、四肢及全身麻木、头痛、头晕、精神恍惚、语言不清或小便失禁,继而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呼吸衰竭等。
乌头类
(乌头碱)
66 1、含马钱子的中成药:九分散、山药丸、舒筋丸、疏风定痛丸、伤科七味片等
2、中毒表现:头晕、头痛、烦躁不安、面部肌肉紧张、吞咽困难;进而伸肌与屈肌同时做极度收缩,发生典型的士的宁惊厥、痉挛,甚至角弓反张,可因呼吸肌痉挛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亡。
马钱子
(番木鳖碱,士的宁)
67 1、含蟾酥的中成药: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梅花点舌丸、麝香保心丸、麝香通心滴丸等。 蟾酥
(强心苷)
2、中毒表现:胸闷、心律失常、脉缓慢无力、心电图显示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
四肢厥冷、大汗虚脱、血压下降、休克,甚至心跳骤
 
 
  停而死亡。  
68 1、含雄黄的中成药:牛黄解毒丸(片)、六神丸、喉症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牛黄至宝丸、追风丸、牛黄醒消丸、紫金链  (散)、三品等。
2、中毒表现:口腔咽喉干痛、烧灼感、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时类似霍乱;各种出血症状。
雄黄(As2s2)
69 1、含朱砂轻粉、红粉的中成药:牛黄清心丸、牛黄抱龙丸、抱龙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丸、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散梅花点舌丸、紫金链  (散)、磁朱丸、更衣丸、复方芦荟胶囊。
2、中毒表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口腔黏膜充血、牙龈肿胀溃烂等。
朱砂轻粉、红粉(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