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节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一、辨证论治
  1. 症、证、病的概念
症——疾病的外在表现,即症状(胸胁胀满,胸痛彻背)。病——疾病的简称(感冒,头痛,咳嗽,半身不遂)。
证——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风寒犯肺,肝气郁结,气血两虚,气虚血瘀)。
  1.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及患者机体的反应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同一个疾病——不同的证型——不同的治法——不同的方药。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因而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来治疗。不同的疾病——同一个证型——同一治法——同一个方药。

第二节 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相互关系
阴阳的对立制约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阴阳的互根互用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
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
阴阳的相互转化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二、依据阴阳学说确定治疗原则
  1. 确定治疗原则
  1.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损其有余”、“实则泻之”。
  2.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虚则补之”。
表- 阴阳偏盛及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疾病 病因 治疗原则
 
阴阳偏盛
阳盛 实热证 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 “热者寒之”
阴盛 实寒证 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 “寒者热之”
 
 
阴阳偏衰
阴虚 虚热证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用滋阴壮水
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
“阳病治阴”
阳虚 虚寒证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用扶阳益
火之法以消退阴盛
“阴病治阳”
对阴阳偏衰的治疗,明代张景岳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法,即是指在补阳药时,须佐用补阴药;在用补阴药时,须佐用补阳药,以发挥其互根互用的生化作用。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一、五行学说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表- 五行学说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项目 含义
 
 
 
 
阐述疾病传变
 
相生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即母脏之病传及子脏,如肾病及肝、心病及脾
子病及母,即子脏之病传及母脏,如心病及肝、肺病及脾
 
 
 
相克关系的传变
相乘传变:
  1. 肝气郁结,影响脾胃运化,称木(肝)旺乘土(脾)-太过
  2. 脾胃虚弱,导致肝胃不和,称土(脾)虚木(肝)乘-不及
相侮传变:
  1. 肝火亢盛,导致肺金无力制约,称木(肝)火刑金(肺)-太过
  2. 脾虚不能制约肾水,全身水肿,称土(脾)虚水(肾)侮-不及
 
 
指导疾病诊断
诊断本脏病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脉见弦象,诊断为肝病;
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诊断为心火亢盛。
诊断疾病传变 脾虚患者,脉见缓象,而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
心脏病患者,脉象洪,而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等。
判断疾病的预后 肝病,面色青,见弦脉,色脉相符;或色脉不符,若见沉脉,则属生色之脉
(水生木),为顺,主预后良好;
    若不见弦脉,反见浮脉,则属相胜之脉,即克色之脉(金克木),为逆,主
预后不良。其他四脏亦可据此判断。
二、五行学说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1. 根据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
  1. 滋水涵木法:滋补肝肾之阴,以涵敛制肝阳的治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
  2. 金水相生法:滋补肺肾阴虚的治法,又称补肺滋肾法,滋养肺肾法。
  3. 培土生金法:通过补脾益气而补益肺气的治法,又称补养脾肺法。
  4. 益火补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的治法,又称温肾健脾法。
  1. 根据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
  1. 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或平肝和胃的治法,又称疏肝健脾法。
  2. 培土制水法:健脾利水以制约水湿停聚的治法,又称敦土利水法。
  3. 佐金平木法:滋肺阴、清肝火的治法,又称滋肺清肝法。
泻南补北法:泻心火,补肾水的治法,又称泻火补水法、滋阴降火法。
 

第四节 藏象

一、藏象
藏象,指藏于体内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外界环境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脏腑,是内脏的总称,也是藏象学说中的主要内容。
五脏:肝、心、脾、肺、肾,具有藏而不泻的特点。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具有泻而不藏的特点。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具有似脏非脏,似腑非腑的特点。二、五脏的生理功能
1、心的生理功能
  1. 心主血脉:心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心对血液的生成也有一定的作用。
  2. 心主神明:心藏神,即心有主宰生命活动和主宰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的功能。(与神志活动关系最密切)
2、肺的生理功能
  1. 肺主气,司呼吸:肺具有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的作用。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主气功能的核心是主呼吸)
  2. 肺主宣发和肃降
①主宣发:排出体内的浊气;将脾所传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周身,外达皮毛;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将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
②主肃降:吸入自然界的清气,下纳于肾;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向下布散于其他脏腑,并将津液下输于肾;清肃呼吸道的异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1. 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气宣发和肃降对于体内津液代谢具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
  2. 肺朝百脉,主治节:朝百脉:肺气具有辅心行血的作用。主治节:调节呼吸运动;调节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动;调节血液的运行;调节津液的输布代谢。
3、脾的生理功能
  1. 脾主运化: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
  2. 脾主统血:能统摄,控制血液,使之正常地循行于脉内,而不逸出于脉外。
4、肝的生理功能
  1. 肝主疏泄——核心是疏泄气机。
①调畅情志(与情志抑郁关系最密切)。
②促进消化吸收: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③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
  1. 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

5、肾的生理功能
  1. 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肾所藏之精包括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的“先天之精”和出生之后,来源于饮食,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的“后天之精”。
  2. 肾主水:肾的气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输布和排泄,维持津液代谢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肾主纳气:保持吸气的深度。
 

第五节 气血津液

一、气
(一)气的分类
1、元气:又称“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2、宗气: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集聚之处,称作“气海”,又称“膻中”。
3、营气:行于脉内,来源于水谷精气。
4、卫气:行于脉外,来源于水谷精气。
(二)气的功能
1、推动作用:若气的推动作用减弱:(1)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早衰;(2)脏腑组织器官,经络等功能减退;(3)血液,津液的生成不足,运行滞缓,而发生血虚,血行不利或水液在体内潴留等病变。
2、温煦作用:温煦作用失常,会引起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下降,血行滞缓,津液凝聚等病变。
3、防御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护卫肌表,防止外邪侵入;二是与侵入体内的各种邪气进行斗争。
4、固摄作用:具体表现在:(1)固摄血液、汗液、尿液、唾液、胃液、肠液等正常物质分泌和排泄;(2)维持脏腑器官位置的稳定;(3)维持胎儿在胞宫内的安定和正常发育等。
5、气化作用:即是指精、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新陈代谢及相互转化。
6、营养作用:气对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具有营养作用。

二、血
(一)血的运行
表- 血液正常运行与脏腑的关系
功能 解释
心主血脉 心气的推动,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动力
肺朝百脉 即全身的血液,汇聚于肺,依赖肺气作用合成宗气,助心行血,分布全身
肝主疏泄 调畅气机,气行则血行
脾主统血 使血液运行于脉中而不逸于脉外
(二)气与血的关系
  1. 气为血之帅
  1. 气能生血,指血的组成及其化生过程,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气化功能。
  2. 气能行血,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
  3. 气能摄血,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血液正常循行于脉管之中,而不逸出脉外。
  1. 血为气之母
血为气之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概括为血能载气和血能生气。

三、津液

(一)津液的分布
一般来说,质地较清稀的,流动性较大,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质地较稠厚,流动性比较小,起濡养作用的,称之为液。津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津液常同时并称。
(二)津液的功能
  1. 滋润和濡养作用:津的质地较清稀,布散于体表而滋润皮毛肌肤,输注于孔窍而滋润眼、鼻、口等;液的质地较浓稠,于脏腑脑髓而濡养脏腑,充养骨髓、脊髓、脑髓,流入骨节则关节滑利,屈伸自如。
  2. 化生血液:津液不仅流行敷布于脉外,而且能进入脉内,化生血液,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3. 运输代谢废料:津液在代谢过程中,能把机体各部的代谢废料收集起来,通过脉内血液或脉外的途径,

运输到有关排泄器官,不断地排出体外,以保证各组织器官的正常运行。

第六节 经络

一、督脉、任脉、冲脉、带脉的基本功能
  1. 督脉的基本功能
  1. 调节阳经气血,故称“阳脉之海”。
  2. 与脑、髓和肾的功能有关。
  1. 任脉的基本功能
  1. 调节阴经气血,故称“阴脉之海”。
  2. 主持妊养胞胎。
  1. 冲脉的基本功能
  1. 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
  2. 冲为血海,有促进生殖之功能,并同妇女的月经有密切的关系。
  1. 带脉的基本功能
  1. 约束纵行诸经。
主司妇女的带下。

第八节 病因


一、外感病因
(一)六淫
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是正常的气候变化。 六淫是致病因素。反常的六气称为“六淫”或“六邪”。 1、风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使腠理疏松开张而汗出),易袭阳位(头痛、恶风)。(2)风邪善行(病位游移,行无定处)而数变(变幻无常和发病迅速)“行痹”。(3)风为百病之长。
2、寒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主痛。“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3)寒性收引(气机收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腠理闭塞)“痛痹”。
3、暑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 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性升散,耗气伤津。(3)暑多挟湿。
4、湿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 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胸闷脘痞、小便短涩、大便不爽),损伤阳气(腹泻、尿少、水肿)。(2)湿性重浊。头重如裹,周身困重,四肢酸懒沉重,排出物及分泌物秽浊不清。(3)湿性黏滞(排出物及滞涩不畅;病程长,缠绵难愈)(4)湿性趋下,易伤阴位。
5、燥邪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 燥性干涩,易伤津液。(2)燥易伤肺。
6、火热邪气的性质及其致病特点
  1. 火热为阳邪,其性炎上(易扰心神)。(2)火易伤津耗气。(3)火热易生风动血。(4)火热易发肿疡。
(二)疫疠邪气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疫疠邪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较重;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二、内伤病因
1、直接伤及内脏:首先伤及心神;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
2、影响内脏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三、病理产物性病因
(一)痰饮的致病特点
 
  1. 阻滞气血运行:痰饮为实邪,可随气流行全身,或停滞于经脉,或留滞于脏腑,阻滞气机,妨碍气血运行。
  2. 影响水液代谢:痰饮本为水液代谢失常产生的病理产物,但是痰饮一旦形成之后,可作为一种继发性致病因素反过来作用于人体,进一步影响肺、脾、肾、三焦等脏腑的功能活动,影响水液代谢。
  3. 易于蒙蔽心神:痰饮为浊物实邪,而心神性清净。故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蒙蔽清窍,扰乱心神,使心神活动失常,出现头晕目眩、精神不振等症,或者痰浊上犯,与风火相合,蒙蔽心窍,扰乱神明,以至出现神昏谵妄,或引起癫、狂、痫等疾病。
  4. 致病广泛,变幻多端:“百病多由痰作祟”。
(二)瘀血
  1. 瘀血的形成
瘀血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瘀血的形成,一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瘀滞。二是由于内外伤,或气虚失摄,或血热妄行等原因,引起血离经脉,积存于体内而形成瘀血。
  1. 瘀血的致病特点
疼痛多为刺痛,痛处固定不移,拒按,夜间痛甚。肿块,外伤可见青紫肿胀,积于体内形成癥积。出血紫暗色,有血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紫暗瘀斑。
 

第九节 发病和病机


一、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1.虚实变化
实,即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虚,即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应。 2.虚实错杂
  1. 实中夹虚,指以邪实为主,兼见正气虚损的病机变化。
  2. 虚中夹实,指以正虚为主,兼夹邪实的病机变化。
  1. 虚实转化
  1. 由实转虚,指因疾病失治或治疗不当,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导致疾病由实转化为虚。
  2. 因虚致实,指因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正虚,而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的凝结阻滞,导致疾病由虚转化致实。
  1. 虚实夹杂
  1. 真实假虚:又称“大实有羸状”——邪气亢盛,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如:热结肠胃,症见腹痛硬满拒按,大便秘结,潮热,面色苍白,四肢逆冷。
  2. 真虚假实:又称“至虚有盛候”——正气不足,脏腑的气血不足所致。如:脾气虚弱,运化无力,可见脘腹胀满、疼痛。又如气虚便秘。
(二)阴阳失调

阴阳偏盛
  1. 阳偏盛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阳邪偏盛、功能亢奋、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阳盛而阴未虚的实热证。“阳胜则阴病”,即阳盛则阴虚。
  2. 阴偏盛即是阴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邪偏盛、功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盛而阳未虚的实寒证。“阴胜则阳病”,即阴盛则阳虚。
  1. 阴阳偏衰
  1. 阳偏衰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
  2. 阴偏衰即是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阳相对亢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1. 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机制。
  1. 阴阳格拒
  1. 阴盛格阳:阴寒之邪壅盛,逼迫阳气越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可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等症状又可见阳浮于外之症,如身热反不恶寒、面颊泛红等假热之象。
  2. 阳盛格阴:是指阳热邪气亢盛,深伏于里,郁闭不出,形成阴阳格拒。临床除见身热、面红、气粗、烦躁等症状外,又可突然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沉伏等假寒之象。
  1. 阴阳亡失
  1. 亡阳
是指机体的阳气发生突然性脱失,而致全身功能突然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表现多见冷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精神疲惫、神情淡漠,甚则见昏迷、脉微欲绝等症状。
  1. 亡阴
是指机体由于阴液发生突然性的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阴精亏竭,滋养濡润功能丧失,全身功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临床表现多见汗出不止、汗热而黏、手足温和喘渴烦躁,或昏迷谵妄、身体干瘪、皮肤皱褶、目眶深陷、脉疾躁无力等症。